首先这个问题我也曾经一度怀疑过,直到我阿姨找了老伴,我才明白过来。
我阿姨前段时间找了个老头,过了不到半年,家里鸡飞狗跳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周围邻里都戳着她脊梁骨的说风凉话,我阿姨一度气得睡不着觉。
事情是这样我阿姨是个寡妇,从30多岁开始就守寡,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介绍过,但是都没处多长时间久黄了。那时候她身边有个孩子,总是担心新找的后爹对孩子不好,所以就要接触着看看,看看人品看看家世。
因为二婚再找,基本也是二婚的,男方也带着孩子。带的女儿也就罢了,很多男方挣得不多还带个儿子过来,很明显我阿姨就是要帮人家养儿子,我阿姨摇摆了很久,觉得不如就自己过吧,别占人家便宜,也别亏了自己。
毕竟一个寡妇带着孩子,真的不容易。
就这么一直蹉跎着到了50多岁,这期间真的就一直没找,给孩子供到了大学,也成家立业了。孩子远走他乡,一年回不来两次,她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想孩子,岁数大了就格外的容易孤独。
时间长了,耐不住了,周围人又给介绍了几个老头,她感觉人不错的,也就不再矜持了,定下了关系直接就搬到了一起,可是没多久,听说老头又让她撵出去了。我问了她原因,她只说不合适,让我一个孩子别瞎打听。
后来又辗转了几个人,终于定下了一个,是舅舅他们村子里的一个刚丧偶一年的老头,比阿姨大十岁。
我姑且先叫王叔叔吧,王叔叔今年68岁,妻子前年去世,家中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外地,是个沪飘,挣的不少,但是在那面安家落户了也自然没时间回来陪伴父亲。王叔叔呢在家里这面又有不少亲人朋友,舍不得离开,所以女儿不放心父亲,父亲又想让女儿不惦记,就动了找老伴的心思。
王叔叔心里一直惦记着原来的妻子,妻子去世后他寝食难安暴瘦几斤,看的孩子也心疼,对于父亲再找她们也是愿意的,比较年纪大了,自己不能尽心总得找个能帮衬的,其实说实在的,比找保姆还要靠谱一点的。
王叔叔的条件很好,老年人择偶标准所谓的条件好就是退休工资高,人品正,所以王叔叔别看岁数大,在老年群体很吃香。舅妈家有个亲戚也是一直没找到老伴,舅妈就一直想撺掇王叔叔和她的亲戚在一起,可惜她那亲戚人品一般,王叔叔根本没看上,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经村里人的介绍,我阿姨就和王叔叔见面了,两个人一见如故,我阿姨长得漂亮,人品又正,而且我阿姨习惯把话打开了说不藏着掖着,王叔叔很喜欢这个性格。我阿姨见面第一次就直接坦诚。
“咱们这个岁数就是为了找个搭伙过日子的,虽然我岁数大了该有的流程不能少,不要彩礼但是三金你的正常给我办了,也是那么个意思,你岁数大,万一你要先走了,你得把我的后世安排明白了。”
王叔叔都一一首肯了,其实老年人的恋爱细细品起来挺心酸的,不像年轻人还考虑爱情,向往自由,老年人的后半生只有两个字最重要那就是死亡。所有的日子似乎都是等待死亡的来临,他们的婚姻也好,情感也罢,都是在为了后世做准备,也不得不谈及后事。
王叔叔给阿姨买了很多东西,照了婚纱照,和和美美地就算是结了婚,只是没有领结婚证,也没要宴请宾客,就那么悄悄的在一起了。
王叔叔有房子,我阿姨没要,选择了让叔叔住到她那去。
平时一日三餐都是叔叔在做,我阿姨呢就负责做家务,叔叔出门遛弯,阿姨就在家看电视,叔叔回来两个人就聊聊天,日子过得也还可以。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舅妈那里,舅妈的亲戚就按捺不住了,一听说没领证就还不死心,在背地里托人各种说我阿姨的坏话,搅合他们夫妻关系。
万幸王叔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说那些风言风语和他认识的阿姨不是一个人,眼见为实,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我阿姨不行,心思敏感,寡妇当了一辈子,没拿过别人家一根葱,没占过人家一分便宜,就是带孩子最艰难的时候都咬牙硬挺过去,没跟人伸手借过一分钱,就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女人。
她听到这些话自然忍不下去,就出去跟人家理论,但是人家就说你老不正经,未婚同居什么的,气得阿姨直掉眼泪,她又没法开口解释。
我后来问她为什么不领证,领个证不就一切都解决了吗,阿姨可能是觉得我岁数小能理解她,就和我说了实话。
她们这个年纪的人,结婚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了,还涉及到孩子和财产,老来夫妻做个伴到底不如原配,你凭空到人家去分走人家的家产谁也不能干,就算你没这个心思,保不齐人家防着你。两个人一旦信任有矛盾,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再说两个人的条件都各有差别,谁占便宜都不舒服。
她们啊活了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为孩子,老了还是为孩子,一切都想着把最好的给孩子留下,为了孩子自己吃点苦忍受点委屈又能怎么呢。不领证,她就觉得自己的钱还是自己的孩子的,同样王叔叔的家产比较多也还是属于王叔叔家的。
他们老夫妻,王叔叔也就是负责养活我阿姨,承担生活所用,我阿姨照顾王叔叔日常起居,有个说话的就挺好。
我阿姨说得很轻松,我听着鼻子一酸,人这一生好像有了孩子就有了牵绊,从生到死,这一辈子都没怎么为自己活过,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叹。人们总说父母之恩大于天,现在又流行说什么你的孩子不为你而来。
我觉得孩子们拍着胸脯好好想一想,你口中说的不要父母付出给你们增加负担,想想如果他们不付出,你能活到现在,活得岁月静好吗?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等这些孩子为人父母,当初的叛逆和自负也都会变成愧疚难安。
两个孤寡老人不领证同居其实只是顾虑多,说到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和谐,人老了还在乎什么呢?不要对他们苛责太多,年轻人同居的也不在少数,分分合合也是常事,换位思考,平常心吧
没有必要道德绑架老年人!
张俞《蚕妇》: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接受世界的不公平
两对黄昏恋演绎的《我爱你》,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中国贺岁剧开山之作,将人性点破,说透《过年》那点事
真实故事改编的《天水围的夜与雾》,撕开婚姻里难以启齿的“伤”
人老了要明白:养老与孩子无关,自己有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