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沈腾、贾玲、李焕英、女权: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谁有关
2021-02-18 10:14  浏览:79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如果这都不算爱-张学友-157612.mp3
03:36来自双旗镇双刀客




※※※※※※※01※※※※※※※

40岁以上的人们,请仰望沈腾和贾玲。

年过不惑的人们,很难超越这样的同龄人。贾玲,1982年4月生人,姐姐贾丹供职于襄阳电视台,相声大师冯巩的徒弟;沈腾,1979年10月生人,姐姐沈娜是中国三大女高音之一(其它头衔就不再罗列了)。

他们从相声小品中一路走来,直到在大众面前绽放,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截止2021年2月17日零时,《你好,李焕英》突破了23亿票房。沈腾则以185.1亿的票房,超越了此前的票房第一黄渤,成为了中国影视票房第一的演员。

两人展示给观众的形象,从来就是小人物的逆袭。伴随着他们的一路走红,“屌丝”这个词语也应运而生,让我们熟悉并逐渐接纳。娱乐圈是我们的麻醉剂,似乎每一个演员都是屌丝的代言人,每个人都在抚慰观众的心灵。


※※※※※※※02※※※※※※※

夜深人静,面对《你好,李焕英》,沈腾应该想起同样自导自演的《夏洛特烦恼》吧?

贾玲集导演、演员于一身的电影正在上映,当然了不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面对大场面指挥若定,并非每个人可以办到。所以,整个舆论贬斥《唐人街探案3》,吹捧《你好,李焕英》并不过分。

沈腾从“开心麻花”这个演出团体走出来,一直都在做舞台剧,但这并没有让他红透娱乐圈。舞台剧、话剧,离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太远,有点遥不可及。真正让沈腾以演员的角色走入人们视野的就是这部电影,它奠定了沈腾巨星的开端。

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的架构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第一、两者同属于“软科幻”,都是穿越剧:不知道什么缘故,就神奇地回到了过去。究竟借助了虫洞还是时光机,谁也不知道。

第二、都改编自话剧、小品,两个人都身兼导演、演员于一身,是“演而优则影”的代表。

《你好,李焕英》改编自贾玲和张小斐、陈赫等人在《喜剧总动员》中表演的小品;《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在2012到2015年表演的话剧。


第三、两部剧都是商业大片,都锁定了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乐,都在兜售一种情怀。

《夏洛特烦恼》在屌丝逆袭的外壳下,是夏洛对马冬梅从“审美疲劳”到“相伴到老”的感情嬗变;《你好,李焕英》则是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里的母女情深。一个演绎爱情,一个演绎亲情。

不同之处:《夏洛特烦恼》虽然大卖,但当年的影评不佳。


电影赢得了普通观众的垂青:观看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认真地说,《夏洛特烦恼》当然不是仇富屌丝的笑泪意淫,里面饱含了更多对纯真人性和纯洁爱情的求索。

夏洛身上有人性的闪光,并不是一个变态无耻之徒,他在穿越之中不断追寻自我。经历一番纸醉金迷,他不再迷茫。末尾部分,夏洛和马冬梅像两张不干胶一样的不离不弃,同样让人泪目。

可当时的专业影评人,挖掘之深,让普通人汗颜。


有一些大v专门指出:它仅仅是一个仇富屌丝的笑泪意淫梦。让我们短暂从现实中抽离,获得一些快感,根本无助于现实中个人际遇的改观。换言之,在现实生活里,屌丝就是屌丝,不可能有逆袭。

《你好,李焕英》目前风头正劲,任何指斥都会被淹没。人们在激情面前,会忽视甚至仇视一切批评。之后呢,会不会重蹈《夏洛特烦恼》的覆辙,很快被人们丢弃在商业片的汪洋大海里,这就很难说。


※※※※※※※03※※※※※※※

《你好,李焕英》中的“女儿国”:贾玲的讨巧和狡黠。

单纯的爱情很难让一部分人共情,但亲情与生俱来,谁都可以被轻松代入其中。贾玲非常讨巧地选择了这个主题:无论孩子或者是父母,都容易被触动泪点。孩子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危机感,父母会有“谁言寸草心”的感慨。

更加讨巧的是,贾玲以女儿的身份出现,镜头指向的又是母性之爱——完全是一个微缩版的女儿国。这些柔弱的意象,可以完美诠释亲情。

整部电影,“父亲”出镜寥寥可数,笔墨都在贾玲的母亲身上。想一想,假若换成了儿子和父亲,比如让贾玲来出演母亲,沈腾来出演儿子,效果就不会这么好。

或许有人还记得1988年有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同样是歌颂母爱。伴随着电影,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也火遍全国。


※※※※※※※04※※※※※※※

贾玲展现的“女儿国”,在现实之中也有着积极意义,是对女权主义的呼唤。

按照电影设定,贾玲的母亲只有这一个女儿,像极了一些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家庭都面临着赡养问题,如何让父母的后世安稳。

如果只有一个女儿,在现阶段看来,将来的养老都是一个问题。除非像贾玲剧中饰演的那样,永远做父母的小棉袄。

曾经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两个头条问答,对比非常鲜明。


第一个提问者问:“我是女儿,每个月工资六千。带回娘家两千,受到丈夫指责,怎么办?”后面跟帖几乎众口一词:你做得不对,女人要守妇德,一定要以小家庭为重。

另一个提问者问题相似:“身为独子,每个月工资六千。每个月给父母一半,受到媳妇指责,怎么办?”后面跟帖又是众口一词:这样的媳妇要不得,赶紧离!

这就是现实,让女性无语的现实。电影是现实的乌托邦,所以人们才将感情倾注其中。或者说,现实不如电影完美。

而《你好,李焕英》的剧情设定,就像一个彩蛋,契合每个人的心灵,又让男权主义者潜移默化受到了教育。


※※※※※※※05※※※※※※※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两个月之后,他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你好,李焕英》同样是贾玲为了纪念离世的母亲所做的“挽歌”,至于这部电影也可以套用鲁迅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钱有关(电影商业的成功);都和感情有关(亲情)。



发布人:5754****    IP:61.145.5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