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新
截止到目前我国31个省份养老金都已经实现了上调,成功实现了17年连涨。养老金的不断上涨,固然可以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不过,因为城市差异的不同,以及养老金缴纳情况的不同,也让每个人实际到手的养老金数目都不一样。
那么,在全国整体涨幅达到4.5%的养老金上调趋势下,人均养老金又是多少呢,有多少人达到平均数以上了?
避不开的养老担忧背后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13.5%,而国际标准的深度老龄化标准老年人口占比是14%。
同时,根据知名人口专家任泽平发布的中国人口形势报告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仅仅为0.53%,相比于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了0.04百分点。
从具体的人口增长来看,我国人口从12亿增长到14亿整整花了24年的时间,其中固然有一定的政策影响,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人口增长率下滑依然是非常明显的。
一边是依然在下滑的新生人口出生率一边是半只脚踏入深度老龄化的老龄人口占比,我国以往的人口红利开始变成一定的人口负担。
诚然,专家所谓的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但是,终究还是对于部分担忧进行了放大。相反,从官方层面的各种表态来看,目前我国养老金余额依然比较充足,并且逐步推动的多个养老体系,比如个人养老金、延迟退休等等,都是我国养老金持续上涨的底气。
全国平均养老金数据出炉,有多少人达标了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才使得我国养老金能够在不断上涨。当然,养老金的持续上涨,除了因为底气足之外,还有就是能够应对逐年上涨的物价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物价水平出现上涨是一个必然的经济规律。
如果养老金水平一直保持不变的话,自然是会影响到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保持养老金上涨也就成为了常态。
至于说我国养老金平均水平数据,在之前的一份数据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人均养老费用在每月3000元左右。如果算上已经并轨之后,却依然存在差距的机关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基础养老金差距,整体人均养老金应该在2900元每月左右。
此外,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30元,平均下来为每月3200多元。从这样的一个数据对比,2900元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怕是比较高的。毕竟,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了,然而在2020年我国还有六亿人月入不足1000。
所以,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养老金之间的数据相似程度,未来你的养老金有可能达到平均水平吗?或者,已经退休的你,养老金有达到如今的平均水平没呢?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