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床位搬进家,原来居家养老是这样的!老人真的很享受!
2021-07-24 07:12  浏览:535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家也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7月14日,民政部在南京召开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公布,江苏已建成1.4万余张家庭养老床位。此外南京市起草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有望成为全国行业标准,将进一步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把养老床位“搬”回家


“真是解决大难题了,不离开我熟悉的环境,在家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 。”提起家庭养老床位,家住南京玄武区大石桥社区的独居老人郇玉兰老人赞不绝口。


上午11点,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准时来到郇玉兰家,为老人量血压、做复健。几年前郇玉兰因为脑梗导致偏瘫,处于半失能状态。去年,郇玉兰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通过适老化智能改造、定制上门服务,老人在家中不仅能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洗衣、打扫等生活难题也迎刃而解。




多方出力,让老人花最少的钱,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的收费,政府补贴一点 ,机构让利一点 ,老人少出一点。”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高庆玲介绍,像这样的家庭养老服务,每天平均一小时的话,老人一个月只需要支出1000多元就能享受到。


建有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家中配置了摄像头、一键呼叫器、烟雾感应器、智能床垫等十余款智能设备……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的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间“智能屋”,养老机构可以24小时接收居家老人传递出的报警信息、监测老人生命体征。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目标就是实现‘养老不离家’,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养老机构的全方位照顾服务。”该中心负责人高庆玲介绍。家庭养老床位顺利运转的背后,有一个包括医生、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的专业服务团队,目前中心已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080张。


化解城市养老机构“床位荒”


江苏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850.53万,老龄化比例达21.84%,位居全国第六。考虑到90%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我省创新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把养老院“搬”进老人家中,探索了大量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


南京于2016年在全国最早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截至目前已设置5701张,有效化解城区养老机构“床位荒”难题。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告诉记者,从实践来看,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可实现多方共赢:老年人养老不离家,并能较好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对养老服务机构来说,硬件等方面投入大大减少,一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投入是机构养老床位的1/5;在政府方面,有效缓解老城区养老床位供应相对不足的状况。




除了南京这样采取“嵌入式”家庭养老床位运作模式、让老人在不脱离家庭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江苏各地还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当地养老服务发展特点以及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摸索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


无锡市新吴区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全区家庭病床统一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康复治疗、卧床护理等医护服务,并衔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苏州聚焦老年人极易发生疾病和意外的夜晚时段,安排专业照护人员为有需求的老年人上门提供起居照料、饮食照料、个人卫生、临床护理、应急处置等服务,有效填补高龄、独居老人夜间照护的空白。


目前,我省已经在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淮安、镇江、泰州8个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共建成并运营床位1.4万余张。


“江苏经验”有望写入全国标准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82万家、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89家、老年助餐点7000余个;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余户,建成宜居社区246个;全省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平台全覆盖,300余万老年人接受居家上门服务。


为了更好地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南京市民政部门正根据民政部要求,草拟制定《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全国行业标准,预计该标准将于年内出台。省民政厅也正在研制《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设置与服务规范》,明确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标准、硬件配置、服务机构资质、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这将有力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普及推广和质量管理,更有效地满足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说。


全国各地“养老床位”


广州市


“养老机构帮我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还有护理员随时上门服务。”家住广州榄核镇的黄爷爷感叹道。


日前,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准时来到黄爷爷家,为他量血压、做复健。今年66岁的黄爷爷早前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在家也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


据南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申请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可直接向所在村(居)、镇(街)或者服务机构申请,经入户家访、统一评估、签订协议等流程后即可享受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西宁市


西宁市民邓琳外出时不放心独自在家的老父亲,便打开连接着家中摄像头的手机软件,简单操作了两三下,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了邓琳父亲在家中的画面。


看到父亲正在屋里慢慢踱步,邓琳长舒一口气说道:“给父亲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后,我出门放心多了。”


邓琳所说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是西宁市城西区为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而在今年11月份推出的试点项目。“这个项目包含3000元的补贴,用于在家里装的适老、智能设备。真的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关心。”邓琳坦言,自从家里成功申请了城西区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对自己和父亲的生活都有了极大的帮助。


邓琳的父亲居住在虎台二巷的一处老旧小区。为了方便照护父亲,她也曾向父亲提议搬去自己家中居住,可父亲说什么也不肯去。“就是愿意住在自己的‘窝’里。”邓琳笑着说。可即使她每天在自己家和父亲家之间来回奔波,夜晚回家后邓琳依然担心父亲是否安好。


邓琳的担心随着家庭养老床位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缓解。邓琳指着父亲床上铺着的一条白色带子说道:“这是一个监测心率和呼吸的仪器,只要父亲躺在铺着这条带子的床上,养老服务机构的后台就能监测到他的呼吸和心率。一旦发现异常,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心率呼吸监测带,邓琳父亲的家中还多了不少操作简便的智能设备。床头多了一键紧急呼叫器、感应式小夜灯,摄像头和烟感报警器则安装在卧室的门口,厨房门口还安装有一个漏水报警器,卫生间内的适老设施更是一应俱全。


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打开门,是养老服务机构的祁秀梅。邓琳一边迎她进屋,一边说:“谢谢你们,每次都这么麻烦你们。”


“不麻烦,这些都是家庭养老床位里包含的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嘛。”祁秀梅说。随后,她熟练地戴上手套,拿出血压测量仪给邓琳的父亲量血压,又为老人修剪了指甲,剃了剃鬓角的胡须。


“你看,现在的养老服务多周到,不仅家里安装设施不用我们掏钱,就连这些服务也有补贴。”邓琳所说的服务,是城西区每月给予每张床位的180元补贴,主要用于家庭养老床位的基础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长期照护等服务,并提供24小时应急响应。


“感谢”是邓琳说的最多的话。养老服务事关百姓福祉,随着西宁市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更多的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为他们带来更好更幸福的晚年。


真期待能全国推广!退休圈的朋友们,你这种养老服务你觉得怎么样呢?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本文来源:齐鲁晚报、光明网等


本文来源:快乐老人报


发布人:0b27****    IP:61.145.6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