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崇远见习记者柳依然
今天(11月12日)上午,杭州市政府公开了《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致力打造“家门口”幸福养老。《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到“一体化医疗服务”,对一些失能失智老人直接补贴。
杭州市的居家养老机构眼下是怎么操作的?市民对它们又是如何评价的?小时记者来到下城区的两家养老服务中心做了一次探访。
】走路去红会医院只要一刻钟!杭州大妈因为这点选择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坐落在回龙庙前一弄的中大朗颐(潮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个有21张床位、4张托位的养老服务中心。
中午11点30分,正是饭点,服务中心的餐厅里坐满了就餐的老人们。
正在服务台旁测量血压的张大伯对这里的环境和设施挺满意:“我家里就住在附近,每天过来量个血压,有时称个体重。这里环境挺好,卫生干净,服务也到位。”
这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去年11月开始营业的。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散步的老人,大家一致评价说,“服务好、环境好”。
居家养老,除了饮食起居,做好“医养结合”也是老年人关注的问题。
中大朗颐(潮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夏雪介绍:“我们有一个数字化的养老平台,老年人信息都有登记在案,每周三还会有医生护士现场查房,能够及时更新老年人的健康信息。”
不过夏雪坦言,目前这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诊疗室和常驻医生护士,这一点今后还有待提升。
今年72岁的沈阿姨对“医养结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老伴有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力不好,需要人照顾。到这里来,有人看管着不用担心他乱跑,这是我最看中的一点。”
沈阿姨还提到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地理区位因素,“虽然这家社区医养结合的项目没有我之前在的养老中心多,但从这里到红十字会医院只用走15分钟,看病配药比较方便。既然我走得动,还是离医院近点比较好。”
】馨和园颐养院:医养一体,分级护理
其实,对于“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不能养老”的问题,早在几年前杭州馨和园颐养院就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我们这里有配套的杭州求是医院,这是一座以老年病专科为特色的综合医院,因此不管老年人在入住过程中生了什么病,都可以在这栋大楼里得到治疗。在入住前,我们会对老人的护理等级做一个评估,制定不同的照护方案。”馨和园颐养院主任孙艳红介绍。
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这里所有床位和厕所都设置了一个呼叫铃。每一层都有四位护士、两位医生和一位主任,每天早晨,主任都会带着医生给老年人查房,第一时间得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每一年老年人都会得到体检,以便于评估医疗需求。
“我们将不同护理等级的老年人安置在不同的楼层里,症状越严重的老年人居住楼层越低。在2楼,我们也有专门的康复训练室。我们确保所有老人都能得到相应的照料。”孙艳红说。
针对一些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潮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馨和园颐养院都实施了“重阳分”的收费政策。“重阳分”是电子养老货币,是为保障低收入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的养老补贴。目前全市已有13.19万老年人开通养老服务专户,累计发放8000多万重阳币,线上入驻的200余家为老服务商,可提供助洁、助餐、助浴、代办、康复等53项服务,累计提供养老服务140余万单。
在这两个养老中心,重阳分都是可以直接抵扣现金的。“其实我们除了做好给老人的看护工作以外,也希望老人的家人更加关心老人。有些老人临终或者病危的时候,我们想要让他们过得更舒适,但家里人却放弃了,或者联系不上了。”孙艳红也说了养老机构的一些无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