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多管齐下打响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昆明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际商报》讯 记者 张春滨 梁睿星 摄影 赵嘉)8月19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昆明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昆明市委、市政府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尽锐出战,连战连胜,再战再捷,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学农;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周开龙;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罗雄;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王军等领导嘉宾参加发布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学农;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周开龙;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罗雄;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王军
昆明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
昆明市情特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既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昆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3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14个县(市)区中,9个县(区)有脱贫任务,其中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9年底,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昆明市所有贫困村100%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光纤宽带、通4G网络,通客班车。易地扶贫搬迁实现1.06万户3.8万名贫困群众“挪穷窝”“置新业”。昆明市172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7.6万户28万脱贫群众发展产业,3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四大战役”各项政策100%落实到位,有效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20元,超过云南省脱贫线,全市兜底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战“贫”战“疫”双胜利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昆明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统筹投入各级财政脱贫攻坚资金64.75亿元,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7.3万个,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返岗及转移就业13.35万人,向12.29万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发放爱心消费券983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5年来,昆明市坚定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2019年脱贫攻坚指标完成情况位列云南省第一名。
“五个贯彻”尽显担当之责
昆明市将“五个贯彻”坚持到底,始终把全面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任务。一是贯彻“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要求。紧跟时代发展、紧扣贫情实际,落实《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提出了梯次推进的“路线图”,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88%下降为2019年的0。二是贯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要求。实行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条块结合责任体系和责任机制。三是贯彻“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要求。成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位统筹扶贫工作,按照减贫和巩固两个阶段动态调整分指挥部,保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领导和精准部署。四是贯彻“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要求。确定了“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五是贯彻“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要求。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脱贫攻坚资金332.1亿元。昆明市各县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在库项目4117个,预算总投资125.6亿元,已实施项目4025个,完成投资122.48亿元。
昆明市扶贫产品现场展示
“六个抓实”达成群众之盼
5年来,昆明市用“六个抓实”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是抓实教育保障。严格落实“双线十人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动态清零。二是抓实医疗保障。昆明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每年都保持100%。实施住院免“起付线”“一站式”结算等方便看病政策。三是抓实饮水保障。累计投入资金8.56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379件,102.58万群众受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全部达标。四是抓实兜底保障。精准识别农村低保对象4.5万户,符合参保条件的27.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4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领取待遇。五是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城镇化安置率达76.6%。建成57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建档立卡5992户2.21万人,占95%。六是抓实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五层级”识别、“四类型”改造、“三统筹”保障和“两强化”质量,危房改造达到安全稳固要求,五年来投入各级补助资金47.75亿元,3个摘帽县消除全部农村危房。
“3个发展”力促山乡巨变
以促进脱贫地区发展生产为主旨,用“3个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一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由弱逐渐变强。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规划,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58亿元,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二是脱贫群众就业发展由少变多。深入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务输出工程,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实现精准对接。三是脱贫农村基础发展由薄变实。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14个县(市、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基本满足了群众的看病用药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四个密切”促进城乡和谐
昆明市主动引导各方力量聚焦贫困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用“四个密切”加深与群众的交流,促进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举。一是密切干群关系。切实开展“五讲五爱”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两学三比”活动,在云南省首创“双讲双评”活动,工作经验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肯定。二是密切东西部交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11名援滇干部来昆挂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做好定点帮扶,帮助贫困地区劳务输出1.40万人次。三是密切社会帮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和社团对接资源的平台作用,成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构筑“1+N”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帮扶体系。四是密切城乡协同。全力做好“挂包帮”。
昆明市脱贫攻坚重心已由消减贫困全面转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阶段。下一步,昆明市将遵循“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以防止返贫致贫为重点,以发展引领为要义,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昆明市的脱贫质量,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