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牢记“四看三思等一夜”
加盟投资享高额回报、办理“会员卡”享消费返利……遇到这些“好事”,你可得当心了,因为你的“钱袋子”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了。近年来,非法集资形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隐蔽,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挖下非法集资的陷阱坑人。
案件简介
63岁的李阿姨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一家养老公司,花5元就能办会员卡,每个月定期有小礼品拿。
李阿姨半信半疑,办了一张会员卡,几个月来参加了好几次公司的活动。熟了以后,业务员向她推荐一款“养老产品”,并承诺保本付息,年化收益率高达10%~11%。李阿姨先投了3万元“试水”,发现每个月的利息都能准时到账,便继续往里投钱。2018年4月,她发现利息迟迟未到账,几天后才知道公司已人去楼空。
案例解析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分辨信息的能力不足,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中招”。
近年来,非法集资不断“穿新衣”。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非法集资;一些不法分子还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虚张声势;还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诱骗受害者参与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根据主观态度、行为方式、危害结果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构成相应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第176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第192条的集资诈骗罪。
金融小知识
非法集资一般会有画饼、造势、吸金、跑路这样的“四部曲”。怎样才能认清“套路”不“中招”,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提醒您,要牢记“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对方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的真实性、资金的投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遇到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不能头脑发热,要先等一夜,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全文共9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