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深圳政协常委房涛:组建深圳养老产业发展基金,推进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养老服务
2021-05-14 18:22  浏览:25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黄磊


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在5月13日召开,深圳市政协委员房涛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组建深圳养老产业发展基金,推进深圳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养老服务》的提案,针对养老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房涛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将高水平多层次养老服务行业与产业发展作为深圳战略任务之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首次提出“老有颐养”;2021年4月,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强调构建社会公共服务多主体参与、多渠道融资、多模式建设、多元化供给新机制,创新都市养老服务模式,是深圳先行示范共建共治共享“长者友好”幸福城的重要历史机遇。


四十年来,深圳养老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在新时期,什么样的“老有颐养”让人安心从容呢?




房涛提出七点建议。一、组建深圳养老产业发展基金,集约市场要素与资源,夯实深圳养老共享资本安全垫。深圳当期财政充裕,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公益蔚然成风,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核心,引导和吸纳第三次分配中蓬勃的慈善力量和社会影响力投资,全方位协作成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养老金融”的养老产业创新生态链。


二、解放思想,重新划分年龄标准,以优势视角发掘老年人的价值。一是与时俱进分层分类探询现有60岁以上人口的真实需求,修订中国全新的年龄标准,加快落实中国延迟退休选择计划;出台《深圳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优待办法;提供活力老人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参与平台与通道,满足老年人对于社交、尊重、情感连接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层次需求;同时优化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时间银行试点建设,完善互助养老服务机制,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社工+义工”、“活力老人+幼儿园”等新型服务模式。


三、增强部门协同,细分优化财政在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编制“老有颐养”指标体系。根据市财政局网站公布的2021年预算数据,社会福利支出预算2亿元,人均仅167元/年,与庞大的养老需求相比杯水车薪。广州市老年人口162万,2021年的社会福利支出预算11.3亿元,人均698元/年,是深圳的4倍多。老年人口逐年增多与出生人口逐年递减已成世界性趋势,深圳需拥有前瞻视野,跳出惯性思维,提前统筹布局。建议加大财政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设置单独科目,明确养老服务占民生年支出比例五年内趋于5%;开展养老服务监测和统计分类,提升政务管理和财政资金精细化效能化水平。


四、发散思维,以深圳四十年经济人才发展的视角扶持培育深圳养老服务人才。一是将养老机构纳入补贴范围申请培训补贴;二是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参照北京、广州等地先进做法,推动养老护理员工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五、深化医疗结合力度,构建良性养老服务行业生态。一是全面推进“长者友好型”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加快设立老年医学科,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现场就医绿色通道;二是开展深入调研,系统性设计与构建老年人的意定监护、遗嘱捐赠与民事信托公证的政策体系与工作组织结构。


六、人性化推进长期护理险的落实及改革,让“来了就是深圳人”落到实处。建议推进新型长护商业险产品的开发,以“政府+个人+慈善”的运营体系,解决人与户籍已到深,但未能享受长护险保障的问题,弥补政策“过渡期”中的不足,随着试点工作的成熟,进而向常住人口逐步覆盖。


七、全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养老与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建议开展深圳“老有颐养”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实践研究,建构多维度比较分析,为国内临终患者以及生命教育提供深圳人文关怀经验。


审读:喻方华


发布人:504d****    IP:120.244.4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