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中国七普人口14.1178亿,印度的人口红利真的大幅领先吗?未必
2021-05-14 18:26  浏览:93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国家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中美世纪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早已习惯了对标美国的前沿发展。新一代互联网、AI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材料等等,言必称美国。但有一个更基础的发展条件,我们却死死地锚定印度不放,那就是人口。人们甚至认为印度比较年轻的人口结构,相对中国将会迎来巨大的人口发展红利。




这几天中国2020人口普查的结果出来了,中国以14.12亿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呢,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不到0.4%。 2019年印度的人口数量已经多达13.54亿了,目前以1.1%的速度高速增长着。这样推算的话,到2027年,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这把交椅怕是要让给印度了。


人口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人口那么多,吃饭是头等大事。能不能养活这些人,已经不只是国门之内的内部事务了。西方国家一直担心我们中国,莱斯特.布朗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人?》。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来没有麻烦过他们西方国家,我们一直都是自己解决。


我们自力更生,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下,中国生产的粮食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人均粮食占有量高达470公斤。而居于第二位的印度,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到220公斤。相比之下,布朗教授的这篇文章估计要改个题目,谁来养活印度人。




我们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是鼓励生育的。毛主席说了,人多力量大。我们要响应主席的号召,拼命生娃。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般都有很多兄弟姐妹,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更多的十几个。人口过快增长,吃饭是个问题。


好在我们有袁隆平,袁隆平爷爷让我们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饭。同时,也得感谢我们的毛主席,正是他的一句话,人多力量大,爷爷奶奶们拼命生娃,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才能有那么多人口红利,铸就中国经济这么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奇迹。


在这里解释一下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联合国人口基金下的一个定义,指的是由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我们可以把15-64岁之间的人口看作工作年龄人口,把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口看作依赖人口。也就是说,处于中间年龄段、能工作的人越多,那么人口红利越大。




计划生育远不是简单的"政府来养老"


建国时期鼓励生育,建国后的20-3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国家正好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力资源非常充足。鉴于当时劳动力资源太充足了,很多年轻人安排不了工作,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上山下乡的知青,有了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在中国,计划生育是强制实行的,每家每户只能生一个孩子,生多了就拿掉你的饭碗。


然而,三十年后,计划生育的问题出现了。一方面,出生率越来越低,大家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昂的房价、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成了最好的避孕药。


单身的不想结婚,结婚的不想生小孩,生小孩的不想要二胎,要二胎的不想要两个儿子。以前是想生不让生,现在是让生不想生。据2020的人口统计数据,0-14%的儿童增长比例同比只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且增长的数量很多来自那批想生又不让生的70后。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祖国的接班人越来越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劳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社会老年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政府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之前喊出的"政府来养老"的口号,只能靠延迟退休来兑现了。


印度躺平版的"计划生育"


和之前的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特别爱生孩子。一个家庭好几个孩子这在印度非常普遍,一个家族几十个也是普遍现象,一个大家庭上百号人也不是没有。印度人爱生孩子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宗教原因。印度人大部分都信印度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都鼓励生育,反对节育杀生;第二个原因是,家族观念。印度也是很传统的国家,妇女地位低下,一般的家庭都想多生男孩。为了生男孩,不停地生生生。而且孩子多了,长大后可以去外面打工。拼不了质量,咱拼数量,孩子越多,赚回来的钱越多。


面对人口日益膨胀,印度政府也头疼,他们也想像中国一样,通过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但不同于中国的是,印度的计划生育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劝导式的。你印度政府再怎么呼吁,印度老百姓也不买账,依然生生生。




印度政府也不敢强制像中国政府一样强制民众节育,因为执政党之所以能上台,靠的就是老百姓的选票。你如果强迫他们不让生孩子,他很可能下次选举不投你的票了。所以,对印度而言,他们的计划生育只是"纸上政策",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


印度人口红利的大国幻象


那么,是不是说,印度目前就存在人口红利呢?自2018年以来,印度的工作年龄人口(年龄在15至64岁之间)超过了依赖人口(14岁以下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印度工作年龄人口增长将持续到2055年。也就是说印度的人口红利将持续37年。


但也有学者认为,印度的人口增长并不能算作"有效劳动力",人口红利也只是"伪红利"。因为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本身并不能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能够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优质的教育和体面的就业机会,才能将人口红利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潜力。




目前的印度,因为新冠疫情,已经处于崩盘状态。现在还无法统计有多少印度老百姓在疫情中丧命,近来其日增确诊人数屡创新高,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每天确诊人数超30万。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新冠病毒在印度已经变异。甚至有人说印度目前感染人数至少有10亿,疫情很可能让印度解体!会不会解体,这个谁也说不准,但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确实会让印度人口大减,尤其是中下层人口锐减。


结语


今天的中国人,对印度有一种基于发展能力上的自信与平和心态。舆论对"上海追赶孟买"的梗也大多一笑置之,但对印度现实或潜在的所谓"人口红利"却格外认真,总是有意无意做这种人口发展对比。印度尽管在与中国的整体发展竞争上意难平,但无论从官方政策还是民间舆论,印度还真没有把"人口红利"当竞争筹码。从印度角度看,这种所谓的人口红利更大程度上是中国人的一种自我演绎。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和印度作为拥有巨大人口体量的发展中国家,西方世界尤其喜欢拿中印发展比较做文章。而人口就是这种发展参照系下一个最大的向量,以至于我们自己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但真的比较健康福利和自身人权发展等专业人口指标,片面地强调印度人口结构年轻等红利因素,那真的是你想要的红利吗?


只能说在人口红利面前,印度还是那个印度,而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中国。


参考资料:


(美)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


印度斯坦时报


发布人:504d****    IP:120.244.4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