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基数,如果是向全口径来过渡,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基数,其实它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这一点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社会平均工资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社会平均工资,是根据非私营企业的标准来进行计算的。他只纳入了国有企业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一些工资待遇标准,来确定社会平均工资。
但实际上这样的计算方式,相对来讲并不是特别的谨慎,因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组成部分其实都是由。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包括一些中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所组成的。那么如果不包括这些民营企业,其实社会平均工资,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在2019年以后,实行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那么首次纳入了私营企业的计算标准,这样一来的话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除了个别一线城市以外,社会平均工资其实都是有所下降的。最终产生这样的一个影响,那么社会平均工资的下降,就意味着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降。
社保缴费基数在下降以后,那么我们所承担的费用自然而然会有所下降,比如说你之前的这个社保缴费基数是6000块钱,那么按照60%来交纳费用,大概就是3600块钱左右,然后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降之后,比方说6000块钱变成了5500块钱,那么实际上按照60%来交纳费用,仅仅只有3300块钱了,所以很明显在缴费上有所改变。
很多人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方式,会不会发生改变呢?养老金的计算确实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关,但是养老金的计算,没有完全采用全口径的计算方式来给予计算,依然是采用原有的方式,也就是,原有非私营企业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和计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养老金的发放和领取,不会受到全口径工资的影响。
而且会采用几年的过渡形式,因为几年过渡形式完全以后,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和全口径的这个社会平均工资相一致的水平,大概需要三年到5年左右的时间,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我们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给予计算了,所以说这一点完全是不用担心的,它既不会对我们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产生任何影响,又可以降低我们正在参加社保人群的缴费水平和缴费支出。
其实这样的方式做到了,一举两得。因为我们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是有所降低的,那么既给企业单位带来了经济上的减负,又能够给我们灵活就业群体,自由职业者,带来经济上的减负,所以说是一举两得。而且全口径的计算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的公平合理。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