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不论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解决好了养老问题,都会给国家带来诸多的好处。
自然元朝时期的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养老问题,那么你知道他们在关注养老问题背后还有哪些对于国家来说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事吗?
一、元朝政府积极解决养老问题,在经济层面考虑的是解决国家的财政负担
元朝时期的政府重视解决养老问题,在经济方面主要的就是将养老负担,化简为实,让养老的过程当中所承担的财政义务较为减轻。
元朝时期的统治阶层,他们在对养老政策方面,较之于前朝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简化,最大程度的减少财政压力,他们将养老院当中可以收养老人的年龄,由六十岁提高到七十岁。
而且这些在养老院的老人还必须排除有家庭奉养的情况之外,这样就可以让家庭养老发挥部分作用,让养老院当中的老人数量大为减少由此就可以,让政府在对老人的支出过程当中得到很大的缩减。
因为元朝时期的统治阶层非常重视家庭养老运用亲缘和宗族关系进行老人的抚养工作。元朝的法律当中,特别是关于老人赡养的法律规定当中就说到了父母的养老问题,如果家中子女不能够做到的话,就要承担非常重的罪行。
为的就是让养老问题能够在家族内部用血缘关系进行解决,以此来减少子女抛弃父母放弃对老人抚养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元朝时期,虽然他的财政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庞大的老人群体来说,要用政府和国家财政来解决是不能够得以维持的。
特别是像在元世祖时期进行了三次大的财政改革,为的就是让国家财政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下。
足以可见,在元朝时期财政出现亏空的情况是时常发生的,特别是到了元朝中后期,向元顺帝时候国家财政就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在如此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紧紧通过政府的财政力量去解决养老问题,着实比较困难这样他们就运用多种途径去解决老人问题,为的就是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而且从元朝时期大量的史料当中可以看见帝王以及统治阶层,对老人的物质赏赐方面是比较有限的,而且物品也比较的单一,他们不像宋朝时期也不和明朝时期一样除了米面之外很少有肉类和白金,这些比较珍贵或者说价格较高的放在赏赐之列。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元朝时期的统治者,主要解决老人问题是想让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得到缩减。
二、元朝时期统治者在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元朝统治者重视养老问题的第二个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统治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在政治层面来说是有效的巩固统治秩序,获得政治认同。
孝一直是被各个朝代的统治阶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以孝治国的理念一直都存在于各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当中,元朝也不例外,他也将孝道纳入到政治体系当中,重视孝在政治统治秩序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很好理解的,因为在古代时期人们始终将忠和孝放在一起,对于个人来说,尽到了孝道自然就能够有一定的道德,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在尽忠,从这个维度来说,元朝时期重视养老制度,为的就是让养老的过程当中,凝聚人心,用孝来达到中,以此让全民上下都能够为自己的统治得到很好的巩固和维护。
而且元朝的统治阶层,他们在解释忠和孝两大关系的时候,更善于运用孝,来让人们达到共同的社会道德意识,因为蒙古族它作为一个外来的少数民族是相对于汉族来说,是异族人士。
运用孝和运用中两者相对比来说不论是在少数民族还是在汉族人们都要有尊敬老人爱护长辈的思想观念,运用效比运用中来说更能够起到道德教化,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同,以此来维护元朝的统治秩序。
有这一点我们可以看见,元朝的统治阶级,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一种独到的智慧,那就是能够将孝上升到国家层面,重视养老,以此让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都能够做到孝顺老人,尊重长辈,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内在的忠达到更好的效果。
试想一下如果元朝统治者始终强调要对统治阶层做到忠诚于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可能会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和反抗,特别是元朝统治阶级,还实行着四等人制,如果单纯的运用中,那么就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理社会的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统治阶级重视养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自己的统治秩序奠定良好的舆论和价值基础。
三、在精神层面,元朝重视养老制度,为的是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道德价值规范,让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与此同时,元朝的统治阶层在重视养老问题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进行更好的精神倡导,让老人在社会当中得到重视,以此来促进,养老思想得到盛行,促进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形成。
这就是元朝政府在重视养老问题方面,着重解决的,是人们对于老人的思想观念上面的建设,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尊敬爱护老人。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我们在农业社会当中,更多的是重视经验的传授,作为社会当中的老一辈来说,他们因为年纪较长,同时对生产生活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自然,政府就非常重视老年人他们在知识传承和经验传授过程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因为老人在一个家族当中,因为他比较的德高望重,同时对非常多的事物都有着很大的发言权,自然政府运用老人在社会上的这些作用,为的就是让那些子孙后代们能够习得正确的做事方式,同时也能够教化百姓。
在统治阶层内部,我们从当时蒙古统治阶层对《孝经》的大力推崇来看他们在各级学校当中以及官员甚至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当中,都非常重视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的培养。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尊老风气的形成。
这一点我们在现代社会当中也是可以看见的,我们都说老人是家中的宝,更是国家巨大的财富,也确实如此一个社会,对老人的重视程度也正是反映了社会的新兴力量,对于过去老人他们所应有的尊重和爱戴,从更大的维度上表现的是对长者,对经验丰富的人表达自己尊敬和崇拜的心理。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社会都对老人漠不关心,不急于老人应有的物质提供和精神照料的话,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不尊敬老人,不爱护长者的社会风气,那么对于家庭来说就有非常多的不孝子孙他们不重视自己家中的长辈,不善待长者。
自然对自己的下一代来说,也不会起到良好的引导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这一点推回到元朝的统治阶层来说,他们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方面,重视老人的养老问题,为的就是在整个社会当中提倡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尊老爱老的社会道德规范。
四、结语
元朝的统治阶层,他们在继承前代养老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元朝统治阶级在建国之初就实行以孝治国的治理策略,让养老问题在元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一方面统治者运用孝治为策略的出发点,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同时官方养老作为一定的补充这样一种养老体制让元代的养老制度得到很大的完善和发展。
统治阶层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在解决老人赡养的问题。但是从更加根本的目的上来说是为了让自己的统治秩序更加稳定,让财政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在更深层次上形成更为高的道德要求和尊老爱老的社会道德规范。
这对于我们了解元朝时期特殊的养老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看见元朝时期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更重要的是解决国家问题,为自己的统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我们在回顾元朝时期的养老制度方面,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借鉴,在我们现如今的养老制度当中,虽然我们现在的国力已经非常的强盛,对于老人问题来说,有着不那么困难的财政负担。
更重要的是社会提倡的养老问题,是为了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因为一个社会展现出对老人的重视,提倡孝道,自然对年轻一代和子孙后代来说,是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和正确的价值引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