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家好,我是易哥,多年保险狗,关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险套路!
开始今天的话题:朋友们,你们家里有开始领退休金的长辈吗?
这些长辈的工龄和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致吗?
养老保险视同交费年限没有实际工龄多
这不,易哥就在网上遇到一位长辈:
他在2015年退休,2016年开始领取退休金,可是在领取的时候发现自己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只有37年,而自己的实际工龄则是41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015年退休,工龄41年,可是2016年领养老金却是按37年的养老保险计算的,平白无故少了4年的工龄!
您是不是有这样的疑惑?
可以明确的告诉您:您把工龄、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给弄混了,实际工龄时长并不等于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
为什么会这样?易哥来给大家详细说道说道,
请准备好马扎、瓜子和小本本。
我是易哥,多年保险狗,关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险套路!
正常情况下退休金的领取和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有关
咱们大家都知道要想领退休金要有两个条件:
1、养老保险缴纳至少满15年;
2、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
养老保险缴的年头越多,那么同样基数的情况下你领到的退休金也越高,像您本来有41年的工龄,那您也以为自己应该有41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结果实际只有37年,少了4年。
虽然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到手的退休金肯定没有按41年计算的多,心里肯定不好受,委屈:自己年轻时的4年贡献都白做了?
非常理解您的疑惑,想要解决困惑,我得先帮您搞清楚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和累计缴费年限
养老金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和累计缴费年限
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当规范了,想知道自己交了多少年养老保险了,直接在微信、支付宝就能查到,或者去社保局自助机上也可以。
养老保险交多少年就是多少年,直接关系到退休后的养老金。但是年轻人很少知道什么叫视同缴费年限。那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呢?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数地区是1997年开始实行的(部分地区是1992年),在1997年(部分地区1992年)之前压根就没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这一说,全是由国家财政承担的,那在这两个年头之前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怎么办呢?总不能白白工作了那么多年而不能计入到养老保险福利中吧。
国家政策规定:对于1997年(部分地区1992年)之前的工龄,可以以视做已经缴纳了养老保险,这就叫做视同缴费年限。而1997年(部分地区1992年)之后的养老保险就正常缴费,叫做实际缴费年限。
如问题中所说,您是2015年退休,有41年工龄,那么您应该是1974年工作的,那么您的养老保险视同交费年限就是(1997-1974=)23年(以1997年为节点计算),1997年到2015年为实际缴费年限,是18年。累计养老保险=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交费年限=41年。
搞清楚了这些概念,我们再看看为什么会少了4年的工龄?
少了4年工龄(累计缴费年限)的原因
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时候为了确定每个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以你的人事档案为准的,如果没有档案记录的,有充足的证据和人证能够证明工龄也是可以的。以1997年为节点举例,您1974年参加工作,那么您的人事关系和档案也会同步到单位,开始计算工龄,到1997年视同缴费年限为23年,但是如果您没有档案,或者没有充足的证明您是在1974年计算工龄的,那么肯定会不足41年了。
而实际缴费年限是不可能少算的,得益于越来越成熟的数据系统,每一笔养老保险缴费记录都是有实际的记录可查的。
您说您少了4年的工龄,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统计确认您的视同缴费年限时,因为什么原因给少计算了。
可能是您的档案不全,也可能是您当时没有及时发现而向上反馈。
#12月跨年冲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