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高质量、包容性、综合式发展 北京大学郑伟解读商业养老险“1+3”路径图
2020-12-18 15:28  浏览:72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12月1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新书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对国常会上“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的政策进行分析解读。郑伟表示,其中蕴含着未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1+3"的基本思路,涉及商业养老保险的一个基调定位,及高质量发展、包容性发展及综合式发展三方面内容。

此前12月9日的国常会指出,要“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对此,郑伟解读表示其展现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个基调定位,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统筹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是广义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其纳入第三支柱,与第三支柱整体建设统筹推进;加快建设,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急剧深化阶段,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提出了急迫的要求,商业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统一规范,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要有章可循,要有统一标准,要在规范中创新,要真正具备养老功能,避免名不符实,避免商业养老保险的异化发展。

同时,国常会表示,要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对此,郑伟则解读称,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三方面内容包含高质量发展、包容性发展及综合式发展。

“保险之所以称为保险,最本质的是因为它具有风险保障功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郑伟表示,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其最核心的风险保障功能体现为应对"长寿风险",能够高质量应对长寿风险的商业养老保险才是高质量的养老保险。

郑伟指出,在积累期,重点是要给公众提供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激励。他认为,参与激励不仅取决于价格门槛的高低,而且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和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在领取期,重点是要为消费者提供"长寿风险管理",为有效管理长寿风险,养老金领取应当实质性地鼓励实行终身年金化领取。

而在包容性发展方面,郑伟认为,商业养老保险,尤其是有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商业养老保险,其制度设计不能仅考虑正规就业人员,而应同时将各种灵活就业人员也考虑进来。

郑伟举例说明,始于2018年5月的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其效果远低于预期。截至2019年底,三个试点地区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仅2.5亿元,参保人数仅4.7万人。他认为,试点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涉及制度设计问题。

“如税优政策覆盖人群小,有测算显示,税延养老保险税优政策主要覆盖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人群,目前这部分人群大约只有1000万人左右。”郑伟直言,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可能就被排除在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之外了,因此要强调拓展覆盖对象、遵循消费者适当性原则。

在综合式发展方面,郑伟则表示,全面的“养老保障”,不仅需要经济保障(如养老保险),而且需要服务保障(如养老服务),否则如果光有钱但无法购买到合适的服务,则养老保障仍是缺失的。他指出,全面的“养老保障”,不仅需要应对长寿风险(如通过养老保险),而且还需要应对长期失能风险(如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因此国常会鼓励“保险+服务”及“养老+长护”。


发布人:813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