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一位101岁老人李大爷与保姆悔婚闹上法庭。
2006年,李大爷的妻子去世,孩子们已经成家,他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倍感孤寂。
担心李大爷独自在家无法照顾好自己,也怕他身体出现问题,身边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就给他找了保姆张阿姨来照顾他。
十几年来,张阿姨对李大爷照顾得非常周到,不仅做好家务,也陪他聊天,让屋子里多了一些烟火气。
李大爷逐渐适应了跟张阿姨在一起,感觉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有个人能陪伴自己也很好,就瞒着儿女跟张阿姨领了结婚证。
婚后,张阿姨拿走了李大爷的工资卡、房产证和医保卡 ,并负责家庭的一切支出。
如果仅仅是管家,李大爷也同意,毕竟自己年纪大了,有人操持家庭也是好的。
但张阿姨越来越过分,对李大爷的生活照顾不认真了,还要求李大爷把房产过户给自己,这时的李大爷突然醒悟过来,原来对方并不是爱自己,而是想要自己的财产。
李大爷提出离婚,认为这段婚姻不合适,而张阿姨则认为两人是因为日久生情走到一起,李大爷是受到子女蛊惑才提出离婚。
不管张阿姨怎么说,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她对这段婚姻的态度不纯粹,先不说跟李大爷到底有没有感情,就说她婚后急吼吼地转移财产,也太明显了。
但这件事,也揭开了老年人情感的遮羞布,他们太寂寞了,除了没人疼,哪里都疼。
02.
老年人的情感被忽视,是子女刻意的忽视。
在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胡大爷就说过自己的情感需求。
胡大爷已经62岁了,老伴因病去世,子女成家后独立生活,他每天睁开眼就是孤独,为了排解寂寞,他去公园相亲。
在公园的相亲角,有很多跟他有类似经历的老年人,他们没有年轻人的浪漫,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拐弯抹角,如果彼此看对眼,就会在一起。
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都已经这么大年龄了,还要谈恋爱,真是害臊。
但却忽视了,人老心不老,老年人也有情感需求,他们忙碌了大半辈子,到该安享晚年时,因为伴侣的离开而孤身一人,这时想找个伴侣也是人之常情。
社会评论家黄羊滩说:“每个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其私人行为均应该得到尊重。”
很多子女不赞同老人再婚,有两个原因。
1、担心父母被骗,对方贪图父母的财产
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就遇到这样的保姆。
保姆来到他家后,对苏大强的才华特别崇拜,把苏大强随手写的诗一遍遍高声朗诵,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苏大强也被她感触,真的认为自己有才华,把保姆当知己,有什么话都跟保姆说,保姆乘机提出结婚,说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照顾苏大强。
苏大强同意了,跟子女说要再婚,并要将房产证上添保姆的名字,女儿苏明玉只提出一个条件,问父亲如果自己没有房子了,保姆还会爱他吗?
苏大强自信地认为:会!
于是,他拎着行李去找保姆,当保姆得知他从家里出来后,气得把他撵出了门:“你没有房子,谁会跟你?”
这就是很多老年人再婚会遇到的问题,年过60岁,想要遇到真爱很难,有时对方说的爱,也许只是爱你的财产。
2、不想给自己压力,父母再婚会多一份养老责任
父母再婚后,子女身上的责任就多了一份。
不仅要养自己的父亲,还要赡养父亲再婚的伴侣。
前几天,有对8旬老人手拉手离婚,就是因为养老的问题。
89岁爷爷和84岁奶奶是再婚,两人曾经都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来为了照顾孩子,他们重组家庭。
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也老了,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已经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他们选择去养老院,但受不了养老院的暮气沉沉,还是回到了家。
当他们向子女求助时,子女提出无法同时照顾两个老人,这就给他们出了难题,思来想去,两个老人还是忍痛离婚,然后各奔东西去自己的子女家。
看上去有些心酸,但也是现实,很多子女反对父母再婚,确实有对父母养老的顾虑。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不想再给自己增添负担,只能让父母习惯孤独。
03.
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需要被正视,真正的孝敬,会换位思考。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人口的27%,约有4847万人。
而这些丧偶老人,再婚登记的不足一成。
大多数老人习惯一个人生活,不想给儿女添负担,也担心自己情感被骗。
还有一部分老人,会跟对方临时组成家庭,但不会婚姻登记,只是过着互相照顾的生活,在经济上保持独立。
这种带有防备的情感,令老人倍感痛苦,有的脾气变得暴躁,有的性格变得多疑。
现代医学表明,如果老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急躁、忧虑等情绪,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孝敬老人,要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
你可以经常回家看看,也可以跟父母开诚布公聊聊情感的话题,让老人放下思想包袱,可以跟你坦诚交流,你站在客观角度帮他分析,如果真的合适可以支持,如果不合适也让老人避免陷入困境。
在《亲密关系》书中,作者克里斯多福告诉我们,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大多是因为需求不足,当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容易造成情感的困惑。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情感需求,就需要我们去帮他们排忧解难,多了解一点亲密关系的心理学,会更好地帮你理顺跟家人的关系,并让你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亲密关系》受到作家张德芬的强力推荐,我看过后感觉确实写得很实用,对于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有帮助,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最后,想跟大家说,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不是洪水猛兽,经过适当引导,可以让老人身心更健康,当我们正视了,才能让父母心里有安全感,更有抗拒孤独的底气。
今日话题:你会支持单身父母再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