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个人缴纳基数*8%缴纳比例*12月*缴纳年限/计发月数+(社平工资*个人月平均缴纳指数)*缴纳年限*1%+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3%
临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人员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养老金多少,如何才能提高养老金领取额度?
从养老金的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领取的多少和四个因素有关:个人缴纳基数、缴纳年限、计发月数、社平工资。
1、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影响着个人账户领取、统筹账户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很明显,缴费基数越高,最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越多。
很多企业缴纳基数是按照最低工资或者社平工资缴纳,并没有按照规定的实际工资缴纳。
职工可以依法要求提高缴费基数,这样就可以提高个人养老金领取。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缴费基数可以是社平工资的60%至300%,选择较高的档次最后领取的养老金会更多。
2、缴纳年限
缴纳年限重要性同缴费基数同等重要。
这里要提醒的是视同缴费年限的确定,现在绝大多数人退休都会涉及视同缴费年限,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一定要核实清楚,如果和自己计算币一样,最好问清楚人社部门。
并不是所有的工龄都能计算成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能小于实际工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特种行业的工龄计算是有加成的。
还有灵活就业人员要尽早缴纳以便增加缴费年限,而不是算好15年或者补缴最低年限符合退休条件即可,这样的养老金领取会少很多。
3、计发月数
个人养老金领取会涉及计发月数,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55岁计发月数170,60岁计发月数是139。
个人账户总额度一定,计发月数越大,领取越少。
比如个人账户总额度10万元,50退休领取512.82元,55岁退休领取588.24元,60岁退休领取719.42元。
因此退休时间越晚,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4、社平工资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如果能够在多地领取养老金,尽量选择社平工资比较高的地方退休,相对来说养老金能领取得更多一点。
比如职工老家在甘肃,在云南工作10年,在上海工作10年,假设此时同时符合甘肃、云南、江苏的退休政策,选择上海退休会比选择甘肃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更多一点,毕竟社平工资比较高一点。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同样适用上面的方法,在云南工作,理论上是可以跑到上海缴纳灵活就业人员保险。但是要考虑成本问题,缴费多少等问题。
今天的分享完毕,不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