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的社会压力之下,年轻夫妻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兼顾家庭确实也是分身乏术。因此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年轻小夫妻带孩子,而在这样的趋势下,外婆逐渐变成了带娃的主力军,反而奶奶帮忙带娃的比例越来越低。甚至在一项调查中显示现在外婆帮忙带娃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而奶奶带娃的比例却不足百分之十五。
但很讽刺的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两位老人年老后,小夫妻选择为奶奶养老的比例却是更大。这就要提起小编家邻居的故事了。小编家的邻居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育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儿子。
而在这个孩子小的时候,一直都是她外婆在帮着一起带。从第一次换尿不湿,第一次吃辅食,第一次走路,哪怕是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大门都是她外婆陪着的。即使是现在孩子已然读小学,也一直都是外婆在帮忙接送。但奶奶却很少在这方面帮忙,孩子从小打大她也只是在节假日时过来看看孩子,逗着玩玩,却没有上手带过一次。
现如今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已然快要读初中了,慢慢地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是非判断。也是因此,在他奶奶年纪大了的要搬过来与他们同住的时候,随口问了句,那外婆怎么不过来呢?爸爸的回答却是奶奶也是家里的主人,但外婆只是个客人。
儿子却是很不服气,那凭啥你要让一个客人带我?为什么姥姥把我带大,却让奶奶年纪大了过来享福。这番话直接让爸爸无言以对,根本就没有办法回答。童言无忌,孩子的话语永远都是最天真且直接的。他的这段话正好是戳中了无数家庭的痛处。
在孩子的眼中所有的事情都很简单,而谁对自己好,自己就应该对他好。而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自然是和把自己一手带大的外婆感情更加深厚,也更希望和自己的外婆生活在一起,但显然他的爸爸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那么这样的家庭困境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小编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段描述:妈妈负责把孩子生下来,外婆负责养,奶奶主要来陪玩。爸爸回家啥也不干。想来也是很多家庭的现状了。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所谓截胡式养老就是指虽然外婆在帮忙带娃,最后享受儿子媳妇孝顺和养老的却是奶奶。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其实并不少见。
一、截胡式养老的家庭困境
1、帮忙带孩子是老人给的情分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表明了只有有义务赡养老人的,但老人却并没有帮子女带孩子的义务。也就是说,老人愿意帮你带孩子那是心疼儿女,是情分当不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不管是放在奶奶身上还是外婆身上都是应该的。
现在之所以外婆帮忙带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多,一是因为外婆心疼女儿。二也是因为女儿觉得和自己的妈妈在教育问题上更好沟通,也能避免很多的婆媳矛盾,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面。即使是在照顾孩子上产生了矛盾,外婆也会更愿意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问题,相处起来也会更融洽。
2、赡养老人是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既是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素养,也是对国人的思想束缚。所有的男人都觉得给自己的父母养老是义务,是应该的事情。而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是家里的主人,这和她们有没有帮忙带孩子是无关的。
且大部分的外婆帮忙带孩子,真的也只是帮忙而已,他们打心底就没期望过有什么回报。她们帮忙的初心也不过是帮女儿减轻负担,让女儿可以过得更轻松一些。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则也不会愿意搬去和女儿女婿一起住。
二、那我们又该如何平衡老人之间的关系呢?
1、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双方的老人
在赡养老人这方面,不管是儿子女儿都是有义务的。养儿不易,养女更是不易,甚至在女儿结婚后要操的心还要更多。所以我们在对待双方老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而只要你真心的对待双方的老人,老人也是能感受到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都是要双向奔赴,是用真心换真心。
2、是否帮忙带孩子不能成为赡养老人的条件
上文中我们就提到,赡养老人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每个人的义务。无论是外婆还是奶奶,我们又要尽赡养的义务。而帮忙带孩子也不能成为你是否尽义务的前提。这不仅是在过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是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榜样。
总结:
男女平等已经是我们说到稀松平常的一句口号了,这些年来虽说没有完全达到,但在很多方面女性的地位都是越来越高了。而我们作为家长就更不能再给孩子灌输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糟粕思想了。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是要尊重和孝顺老人,可以因为感情对两方的老人略有倾向,但却不能踩一捧一。对两边的老人都要保持一样的尊重与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