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延迟退休这次真的要来了。
近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实施”两个字,标志着延迟退休将要从此前的研究层面,变成现实。
看到这个“延迟”退休,咱已经退休的新老人朋友可别以为这个事情跟自己没关系,要是这么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延迟退休跟你关系大着呢!
01
延迟退休跟你关系很大:
已经退休的老人是直接受益者
据《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的退休制度,男女退休的年龄并不一样。男性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方可退休。
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性,退休年龄在55周岁。
这个退休年龄框架,始于1951年2月2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
而现在咱们的生活质量变好了,人均寿命也变长了,基本上活个七八十岁都不成问题,但问题是,寿命上来了,咱们的退休年龄却没变。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2.6亿,他们的养老金对社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压力。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有各种关于退休改革的说法流出,这其中有2种观点很有名,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第一种观点,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中央在《建议》中提出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由于种种原因,从2012年提起到现在,8年多以来,延迟退休方案迟迟未定。“当时延迟退休方案之所以没有推出,主要原因是各方阻力太大。尤其是老百姓不太理解延迟退休,还有一些抵触心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今伴随着《建议》的发布,在历经8年之后,延迟退休这一次是真的来了。
那为什么说延迟退休,跟咱们已经退休的老人有很大关系呢?因为已经退休的老人,是此次延迟退休政策后的直接受益者。
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我国老龄化非常严重,之前就有传言说到2035年我国的养老金就会用尽。
虽然这是谣言,但也折射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老人越来越多,我国的养老金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如果养老金负担重,那大家的退休金怎么发?这个事情想必很多老人也担心过。
而延迟退休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这样劳动力多,国库收进去的社保五险费就越多,能够转换为养老金的钱也就越多,我国的养老金压力就会相对减小。
国库的养老金负担小了,大家的退休金自然就稳了,这样你说是不是对你有益?
02
清教授杨燕绥:
呼吁延迟15年领退休金
如果不够钱养老,那就不该退休
而第二种引起激烈讨论的,就是清华教授杨燕绥提出的几个退休观点。
一、50岁退休,65岁才能领养老金。
杨燕绥教授提出了延迟退休方案:呼吁延迟15年领退休金。
也就是说,退休年龄不变,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5岁。
她还表示,这期间的时间建议老人去做“义工”。
这意思是说,如果你50岁退休后,不能马上拿钱,要等到65岁后才能领,那么从50岁到65岁这期间的15年干嘛呢?
杨教授表示可以让他们去做社会服务,比如男的去做园丁,女的去做烧饭阿姨这种工作。
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招致了公众的猛烈抨击,因为在退休与领取养老金这段期间,退休者没有经济来源,难以维持生活。
对此,现代金报刊登了下方这段内容:
事实上,这些退休了的老人劳动力早已透支,多病缠身,干不动了,本身就需要别人照料,让他们再去干园丁、做饭、洗衣等活,还有人味吗?
即使一些老人能干,但如此一来,退休还有何意义?能干,何必退休?
还要正视的是:大多数退休老人收入低下,钱包羞涩,缺乏足够的储蓄度过养老金延迟发放这段时间,这些老人靠“喝西北风”过活吗?
退休了,就得按时领养老金,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之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养老金有缺口,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通过延迟发放养老金的方式来堵窟窿,是变相扣克养老金的损招,是旁门左道,有悖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养老只能靠自己,如果不够钱养老,那就不该退休。
2018年杨教授在上一档节目时表示:想要优雅老去只能终生自立,自己给自己买单。
由此,杨教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你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不是其他人定的,而是你自己的资产够不够养老,不够的话你就不应该退休。
(清华教授杨燕绥)
“没钱就不要养老,就不该退休”这大致就是杨教授第二个观点的核心,看到这里,小编就忍不住要反驳了。
事实上,我们算一笔账,以二线城市为例,某人今年35岁,若其个人当前每月保持较为舒适的开支为4000元,则其退休后保持同等生活水准的开支我们按照8折来算,也就是3200元左右。
如再以他最晚延迟至65岁退休,预期寿命至85岁,考虑到这期间的通货膨胀等因素,那他20年的整体养老开支需要近290万元。(计算过程省略)
一线城市和超一线城市更多,恐怕还要翻番。
试问有多少人一辈子能赚到这个数?那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无法退休,无法安度晚年。
而且事实上,咱们大多数退休人的现状是每月的养老金是两三千的样子,这也只能基本维持生活,达不到杨教授所说的“养老自由”。
那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咱们退休人还得去工作去赚好足够的钱,然后才能养老?
图源:视觉中国
毫无疑问,杨教授的第二个观点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反驳。
正如上文现代金报所说,如果没有挣到足够多的钱,就不能养老不该退休,那又何来“退休”这一说呢?
而且,虽然养老从根本上说是每个人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同样也是国家、城市的责任。
所以,不管怎么解决老龄化这个大问题,我们都不应该打老人退休金的主意。
因为放在社会和物价之中,大多数普通老人的退休金真的不高,靠这些钱养活自己,给自己养老,就已经很难了,那些有钱且退休金高的老人毕竟是少数。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位清华杨教授的退休观点没有被国家和社会采纳的原因,因为她并不了解中国老人的实际情况。
对于以上几种退休观点,新老人朋友怎么看呢?
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别忘点个在看或分享,让身边的老友们都知道这个情况。
本文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每日经济新闻、魔都囡、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