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读者来信:
木子李:
婆婆今年73岁,公公比她大3岁,已去世半年。
曾经,公婆跟着小叔子生活,因为公公那时候拿着近八千元的退休工资,而婆婆是家庭主妇。
我对婆婆最痛恨的行为:在我怀孕期间,我丈夫在外地打工,刚好赶上小叔子结婚。于是,婆婆把我从家里撵了出来。并声称:房子是留给你小叔子的(小叔子以及他老婆都有较为光鲜的工作),还说,我住在他们家,晦气。
在电话里对丈夫一顿哭诉,丈夫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在此情况下,我只能暂时住进娘家。
事实上,在我坐月子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我都没有得到公婆哪怕一分钱的帮衬。
或许我和丈夫运气好,在孩子5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大老板,在对方提携下,丈夫开始做生意。虽然丈夫这些年谈不上赚大钱,至少,我们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存款。
公公病逝之后,小叔子觉得婆婆成了“拖油瓶”,所以,怂恿婆婆上我们家养老。没想到,婆婆还真好意思来。
婆婆来我家那天,丈夫并不在家,所以,我没有让婆婆进我家门,并对婆婆说了狠话:你爱去哪里住,我管不着,但是,想来我家住,没门。
于是,婆婆委屈地给我丈夫打了电话,我丈夫和我态度一样。
随后,婆婆住回了小叔子家。
只是,从那之后,婆婆逢人就说我和丈夫不孝。
了解情况的,会说婆婆活该;不了解情况的会以讹传讹。
当这些风言风语传到我耳朵的时候,我的态度也比较硬气:你没有经历过我的苦,请不要劝我大度。
木子李编后语:
说白了,你婆婆不就是偏心眼本尊吗?
对于这样的长者,一旦偏心眼对象成为白眼狼,下场自然会比较惨。
当初,你婆婆为什么会轻视你和你丈夫:不就觉得你丈夫没有你小叔子有本事吗?
然,你婆婆却忽视了两件事:1)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尘不变的;2)30年河东,30年河西。
你们并不是不可以尽孝,只是,你婆婆当时已经堵死了你们尽孝的路。
我觉得睚眦必报挺好的呀,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体现正常的因果。
从此以后,你婆婆再也不指望你和你丈夫给她养老了。这样的结果就挺好:清静。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