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王阳明心学》之第七章节,里面有一篇故事表述如下:
2010年高考,江西出了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找回童年》。出题者表示“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所以,“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
以下是一位考生答卷的结尾部分:
“我想找回我的童年,因为那时候:奶粉不是用来送终而是用来送礼的,房子不是用来杀人而是用来住人的,地沟不是用来捞油而是用来排涝的,医院不是用来敲诈勒索而是用来救死扶伤的,教育不是用来升官发财而是用来改变命运的,高楼不是用来自杀而是用来观景的,艺术不是用来潜规则而是用来熏陶人的,看守所不是用来见证奇迹而是用来洗刷罪恶的,官员不是用来尊敬而是用来问责的,人民不是用来‘被‘而是用来‘请‘的。
可是现在……
我想找回我的童年,可是我的童年,已经死去很多年了。
这是一篇零分作文。
在这里,我也想说,考卷是用来表达美好而不是用来说真话的。否则就要“被”零分!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读王阳明心学,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一道灿烂的盛景。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也是巨大的,最有力的证明恰是弹丸小国的崛起。稻盛和夫同样作为王阳明的忠诚死粉,学而用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那么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恰恰正是现今社会严重缺失的关键品德。至于为什么,我们要“致良知”,寻本心,那么说实话难道不是最基础的吗?
我们再来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公信力?如果作为一个人来说都没有信誉可言,那么这种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或者再放大到一个特定的位置,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个人如何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可是,各位可以站的“高”一点,把地位当成一种评判基础,那么很多问题也就显而易见的表现出来。
为什么教育要分三六九等,人群要分地位尊卑,这种说真话的能力正在慢慢消失。外卖员、服务员、保安、等等一些本来凭借个人能力赚钱的人就突然成了社会的最底层。难道我们之前所受的教育,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为什么等我们成长起来,踏入社会就彻底变了模样。
如果可以的话,请讲实话,说真话。而不是被锁定,被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