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触这本书的时候,以为会是一本“偏医学”的作品。事实并非如此,且读了第一章我就做了许多批注,直击心灵,上次让我大受震撼的还是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主要讲述三个部分:“神经症”产生的原因;“神经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如何摆脱“神经症”的困扰。由于阅读时间不长,后半部分有些囫囵吞枣,后期打算再阅读几遍,我将着重谈谈我对前半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的看法和感悟。
首先是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作者认为,这需要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我们感到安全、自由,并得到他人的善意帮助,才能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并不美好,比如父母经常打骂、威胁他,那么他就会缺少安全感,从而对外部世界充满敌意。但由于父母处于权威的地位,他们无力反抗,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的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压抑在心中,从而产生焦虑感。这只是一种情况,但足以彰显童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为何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有些神经症人格的现象,要做到一个真正具有健全人格是很不容易的事)
接着神经症人格被分为三类:斗争型(moving against),顺从型(moving toward),逃避型(moving away)。这三种可能不是非此即彼的,对于特定的环境、事物,都可能有不同的倾向。但都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减少我们内心的冲突。这也让我联想到《当下的力量》中,我总结出,对于一个可能会或已经带来冲突的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事件,只有三种选择:接受、改变、远离,与这三种人格类型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不谋而合的感觉。当然这也又让我想到,《煤气灯效应》一书中提到的几种Pick-up Artist:好人型、威胁型、魅力型,常常也是混合出现的。
这还伴随着自我理想化:“一种普遍的自我美化, 所以给了个体急需的重要感和在他人之上的优越感”(每个人都会有个理想化的自己,但健康者与神经症的本质区别在于自发性还是强迫性),最近我参与的一场人际关系风波中,让我切实感受并领悟到了这句话:“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特殊经验、早期幻想、特定需求和他既定的禀赋中取材,用以打造个人理想化形象。”例如顺从成为善良、爱、圣洁;攻击性成为力量、领导力、英雄主义、全能感;疏离冷漠成为睿智、自给自足,独立。“那些依他的特定办法而言是短处或瑕疵的(特质),总是被调暗或者被修饰润色。” 以前单单从对方自身对自己滔滔不绝地详细叙述、局限短暂的生活相处中就断定对方是个怎样怎样的人,看来是很有失偏颇、对双方都不负责的啊。当我用思维导图总结《非暴力沟通》中的方法理论并实践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积极沟通”,双方都在捍卫自己立场,摘取对自己有益的片段,其实是“无效的”沟通…还是需要学会真正地真诚、理性地交流,处理冲突。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有你不知道的故事,观点,人生思考。
我还想谈谈其中的逃避型人格。我并不确定我就是一个神经症患者,但是我确信我童年的经历给我带来了一些无意识影响。小时候我的父亲是阴晴不定,指不定哪时哪刻就暴跳如雷型(其实也有点像前面提到的威胁型pua),在曾多次尝试沟通只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后,我选择隐忍、闭口不言甚至远离减少接触(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效果很好。然而,我忽略了一点:我身边的朋友并不是这样的人,但当我有一些负面的不满情绪时,不是坦诚沟通,而是我下意识地选择远离,既害怕会出现互相伤害的局面、用回避的方式表达不满;又还想让对方猜到我的情绪,主动开口。现在我明白了,它不仅是一种隐形攻击,也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要求别人都懂自己)。作者把人性剖析得很到位,毫不留情、直击人心,但让我会有醍醐灌顶的反思与收获!
然后是神经症带来的影响,也是它的几个特点。
第一:需求变成了无意识的要求。譬如:上文我提到的要求(虽然表面上会说成是希望)朋友都懂我的想法;看了一场不好的表演而愤懑不已, 可能是感到自己有权利享受最顶级的娱乐节目;“我爱上的男人竟然会不爱我。 ”……我自己领悟到两点:一是降低期待:没有,也无妨,有,那就是惊喜;而是《被讨厌的勇气》重的中的课题分离,专注自己能做的、能改变的,不把时间浪费在纠结别人怎么想、如何要求对方身上。
第二:自我中心;第三:期望无需做出足够的努力,事情就能自动搞定。文中提到:“这导致患者无法为自己做任何事情,还产生了一种让别人来承担全部责任并帮他把事情捋顺的需求”,然后我思考到平时一些事情总问他人意见,自己没有主见,其实是不是一种没有勇气承担后果责任的逃避呢?或许这是一种轻度的“转移责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提到类似的行为就“把责任从他的肩头卸下来了”。
这本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它或许不能直接改变我什么,但它和我阅读的其他书让我更了解自己、关注自身和当下、让我学会如何先爱自己,再爱他人。
最后想分享卓别林的一段话结尾,共勉: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的无礼,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尊重”。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如今,我称之为“成熟”。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由此我得以平静,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用我的方式、我的韵律。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单纯”。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如此日复一日。这就叫“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