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感受“非遗”+禁毒的沉浸式体验
2023-07-30 18:23  浏览:22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沉浸式体验

“非遗”里的禁毒

近年来

福建省南安市公安局

积极尝试通过

木偶戏、砖雕、南音、剪纸等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探索“非遗+禁毒”有机融合模式

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

让禁毒宣传呈现新意

实力“圈粉”

提线木偶戏+禁毒


提线木偶,是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提线木偶戏,也叫泉州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携手官桥镇成竹村碧柱小学木偶戏剧团、学生群体编排创作《吸毒危害多》。台上,在小朋友的娴熟操作下,憨态可掬的木偶道具做出各种说唱表演动作,赢得台下阵阵喝彩。同学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学习掌握禁毒知识。

闽南砖雕+禁毒


闽南砖雕源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国家级非遗“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体现了绘画的审美情趣,尽显能工巧匠的艺术才能,现今成为国家级非遗“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安市公安局将禁毒元素与闽南砖雕相融合,把罂粟花等毒品原植物造型融入砖雕设计,制作出精美的砖雕作品,让人们在欣赏非遗文化的同时,接受禁毒文化熏陶。

闽南南音+禁毒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古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这一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与官桥镇黄山村南音剧团共同编写禁毒曲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街头巷尾、公园社区传唱,用古老的乐调将毒品危害、禁毒的重要性娓娓道来。

非遗剪纸+禁毒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禁毒元素与剪纸文化相融合,呈现出别样的国风剪纸。一张张被赋予禁毒意义的剪纸作品,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也承载了人们对无毒社会的向往。



南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将非遗剪纸与禁毒元素相融合,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既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意义,也有助于禁毒理念在民间文化传承中深深扎根。


【素材提供:福建禁毒】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发布人:ec6d****    IP:117.173.1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