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网络乱象(不合理)
2023-08-07 20:54  浏览:81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网络里,不合理才是最合理的。

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愚蠢、偏执、完全错误的话,究其根本,就在于语言这种东西,往往因为概念的模糊、不恰当地使用、篇幅的简短导致其经常有的纰漏,或者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再理性的人,仅凭三言两语也难免出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

网络上的发言大抵如此,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网络上超过一半的论证性语言具有或大或小的逻辑错误,比如知乎上有很多人回答问题时会采用举许多例子的方式获得结论,然而这是典型的逻辑谬误“诉诸大众”,其关键在于无论你举多少例子也无法普及到全体,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存在例外的。罗素曾说:“无论归纳了多少种事例,归纳的结果始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能完全推翻”。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天鹅只有白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反例。还有些人喜欢用自己的经历论证观点,他们往往起类似“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千万不要……”的标题,然而这就犯了诉诸个体的谬误,想想就能明白,就连大量例子都不能证明的观点,仅仅你一个个体又怎么能论证呢?每个人的情况千变万化,你又怎么证明自己的那一套经历就适用于所有人呢?

还有人喜欢用类比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几乎所有的类比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多了,你找不到两个影响因素完全相同的事物。这种典型案例来自于各种寓言或者说理性的书籍,比如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书《哈佛家训》,记得上面有一篇文章叫“让兔子奔跑”,大致意思是动物学校让兔子学游泳,无论它怎么努力都学不会,而让它奔跑,它能学得很快,依此批判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查漏补缺的现象,作者依此认为,我们应该发挥长处而不是裨补缺漏。

虽然观点是对的,我也完全赞成,但我完全反对这种论证方式,原因在于人类要考虑的事情比兔子多地多,兔子可以只会奔跑,但人类不能,因此我更愿意将此看成是作者用类比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证明它。看那些哲学家、文学家所写的书籍时,我们往往能看见大量类比,但这些类比往往不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因为作者脑中的形象思维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所以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更好理解。所以聪明人用类比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愚蠢的人才会用类比证明自己的观点。

更多的人论证的方式是见过不全面的真相后通过推测或脑测的方式。比如某著名公知说“印度整个社会的平和,到处见不到警察,贫民窟里那么大但是犯罪率很低。”再综合几个他看见的其他现象,依此他得出结论说印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我们先不看他的观点对不对,首先你不在印度生活,你看到的只能是印度的冰山一角,个例断整体,犯了诉诸个体的谬误;其次就算你在印度生活很长时间,你能保证周围的环境就能代表印度整体情况吗?周围的人溺尸、强奸这种行为你能在明面上全部发觉吗?再者,就算你说平民窟犯罪率低,见不到警察、印度人很平和,大部分是素食主义者这些话都是真的,你又怎么能通过这几点推出他们都很幸福的?我们能看出来他这些论述和结论没有必然关系,属于强制推理,他最终只是在意淫罢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游戏论坛里会有人说氪佬不在乎钱,因为他们钱多。实际上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只是靠意淫来判断氪佬的想法;还有很多“大多数”的论断,如果你问他大多数是怎么来的,他们会说周围人和网上都是这样的,然而网上终究只是少部分人在发声,而身边的人更不具有代表性,因为你们在空间上没有太大差别,注定所处环境会带来很多相似之处,你不能因为周围所有人都认为喝开水对身体好就真这么认为,因为你始终是活在中国内的,如果你出国会发现全世界也就中国人这么认为而已。就算有些事情你通过媒体也得到一些真相,可只要你在中国境内,你所能看见的就可以被媒体掩盖,你获得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的,你终究不能对世界有全面清晰的认识。

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完全理解你的观点,你难免用长篇大论去尽可能小心、理性地阐述,最好多加一些限定范围的语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王力宏和李靓蕾要在东窗事发后写好几篇小论文去证明自己。他们生怕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纰漏,从哪句话中找出证据证明他确实有道德问题。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让他们做判断。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试想一下,现在把这些观念换成你的观点,在你发布观点之初,你并没有想让所有人理解的想法,所以你通常会选择漏洞百出的简短论证,即使你的观点再客观、正确,也总会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比如10个看到你的观点的人,有3个不同意,而这三个人里有一个选择反驳你,那可真是太简单了,只需要在你的不完善的话里挑刺,只要挑出来一个逻辑问题就可以反驳你,支持你观点的人大多不会发声,而反对你的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导致这给了他们有理的假象,在你反驳他们的同时随着你的话的增加,你的言语里逻辑漏洞也在不断增加,喷子永远能找到这些漏洞并加以利用,你越是发于生气而表达的话中就有越多的漏洞,直到在互怼时上升到人身攻击。

如果你想让你的论证无懈可击,因为语言的模糊性,你一定需要大段的文字来论证。而喷子不会管你整体的逻辑,他们依然会把你的论证拆解成小部分来找出某些逻辑漏洞,这些漏洞无穷无尽,你不可能一一回应。你不回应,喷子就会认为你屈服了,于是在下次与他人的辩论中更有底气、更加来劲。

当然,如果你是比喷子更好的辩论者,你能够从逻辑上完全压倒喷子,喷子也可以通过阴阳怪气或者人身攻击等一系列不讲道理、不合逻辑的方法反击你。更常见的是即使你十分有理,在面对一群喷子时,你的论述不会有丝毫作用,喷子会直接质疑你的人品,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是大多数,是站在正确的一方,而你反对就是你人有问题。

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通过语言赢下喷子,那该如何应对喷子呢?孔子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和一个买布人吵了起来,买布人非说三八等于二十三,于是他们找孔子判断,而孔子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原因就是既然对面非把错的说成对的,可见他要不然愚蠢,要不然是无赖,与其与其相争,不如随他而去,只要自己心如明镜就可以了。可见面对喷子最理智的方式就是不予理睬,用一句“啊对对对”予以回应,虽然这句话作为网络热词有戏谑的成分在,但它确实是代表了一种较为明智的态度。

发布人:86f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