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思考角色 | 为什么我们有时是暴君,有时是仁君?
2023-07-09 13:39  浏览:35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暴君或是仁君的故事,想必我们都听得多了。不知道有个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世界上有绝对的暴君或是绝对的仁君吗?参照哲学上“世事无绝对,都是相对的”的说法,那就是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暴君或是绝对的仁君。那么更有意思的问题来了,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也同时住着暴君和仁君

    曾经我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过,虽然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同时住着暴君和仁君),但是为什么呢,什么可以证明这个说法?

    问心必先问脑。心是不会思考的,脑会,脑不仅会思考,还会指挥行动。脑科学提到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的动物,由3个大脑(爬行脑、情绪脑,理性脑)管理和支配。难道是爬行脑、情绪脑、理性脑让我们同时住着暴君和仁君的吗?爬行脑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只是依靠简单的本能反应,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而情绪脑,表现的是人的情绪问题。理智脑,体现的是人的高级思考。

    如果真的是这3个大脑让我们同时住着暴君和仁君,它们又是怎么互相作用的呢?如果不是这3个大脑,又是什么其它的呢?

    我翻阅了很多这方面的书,都没有讲明白3个大脑是如何作用,让我们同时住着暴君和仁君的。想不到今天偶然翻了一本新书,Jill Bolte Taylor著作的《决策脑科学》,倒是解决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Jill Bolte Taylor是全球知名的脑科学家,她的最奇妙之处,不是出自哈佛大学,不是曾在TED演讲“左脑中风,右脑开悟”狂刷战绩,不是“哈佛脑库”代言人,而是她的经历,曾经严重脑出血,导致左脑停转,只有右脑工作,8年之后她的大脑终于恢复。

    如果说什么是对脑科学家的恩赐,那么我想这个就是,上天让她体验了一次大脑的奇妙之旅,“左脑掉线,右脑上线,然后左脑又上线,左右脑同时工作”。而她充分享受了这个过程,并且最终得出了一个颠覆的结论,那就是大脑中,其实存在着4个角色

    Jill Bolte Taylor提到:“从进化角度来看,人脑的确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神经学杰作,但要记住:它远不是成品。人类仍在不断进化:第一,思维左脑(角色1)的新增组织在与下层情绪左脑(角色2)组织不断整合;第二,思维右脑(角色4)的新增组织在与下层情绪右脑(角色3)组织整合;第三,情绪左脑(角色2)组织在与情绪右脑(角色3)组织相连接;第四,思维左脑(角色1)组织在与思维右脑(角色4)组织相整合。完成这些整合,我们就会进化为全脑生活。” 





全脑沟通:4个角色沟通

    真是有够酷炫的说法。也正是这一说法,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所谓暴君、仁君,只不过是角色1的两种表现(Jill Bolte Taylor将暴君称之为硬角色1,将仁君称之为软角色1)

    暴君、仁君作为角色1的两面,深深埋在一个人的角色里。当角色1打败了角色2、角色3、角色4,而角色1里面的暴君又打败了仁君,那人就表现出暴君的气质。同理,当角色1打败了角色2、角色3、角色4,而角色1里面的仁君又打败了暴君,那人就表现出仁君的气质。

    大多时候,我们的角色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按照惯性,我们会出现一个倾向性的角色,比如角色1里的暴君或是仁君。有的时候,我们的角色也会面临挑战或是危险,为了充分应对,我们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从暴君转了性变成了仁君,或是从仁君转了性变成了暴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是暴君,有时是仁君。


    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我们拥有选择权,我们可以切换我们的角色。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事情,面对问题,我们是可以选择暴也可以选择仁的暴有暴的优劣,仁有仁的优劣。没有什么绝对的用法,关键是看用的是否合理。

    我见过对自己很残暴的人,他是一个特别追求自律的人,每天4点半起床,每天规定自己写2个小时的文章,给自己的当天各种规划,睡前还要写一篇讨伐自己的反思文章。他的文字里满是痛苦,简直让我不忍直视。“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献血。”他是想这样吗?我也喜欢革自己的命,总是找寻各种办法,想要打败自己,但我真不觉得,需要搞到他这么苦,这么惨,这么累。前路已经很苦了,这个时候多给自己点仁,我觉得更好。

    我见过对自己很仁慈的人,他也是一个追求自律的人,每天打卡比谁都积极,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小段子,说着今天又学了一个小知识,感觉又进步了一点点。他的文字里满是得意,简直让我不忍直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是想这样吗?我也喜欢精进的乐趣,总是找寻各种办法,想要提升一点,但我真不觉得,看个文章,记录知识片段,发一两句感想就能真的达到目的。前路已经很迷茫了,这个时候多给自己点暴,我觉得更好。

    你看,光是追求自律,每个人的角色都可以切换的如此不同。何况其他。学会把握暴和仁的度,在暴和仁之间合理切换,才是一个角色1应有的素质

    你知道的,还有角色2、角色3、角色4。

    下次再聊啦,天晚了,我得对自己仁一点,睡觉去了。

发布人:81e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