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成堆,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只要手拿一部手机,谁都能阅尽天下家国大事和生活琐事。
然而,人们习惯于在无益的碎片信息上浪费时间,麻痹思想。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形成对庸俗和轰动效应的无可救药的品位。
人们读到一段信息,不假思考,便本能地以为自己获得了这份信息所提供的知识,然后又习惯性地滑向另一个信息。就这样从“一段”跳到“另一段”,像迈出左腿再迈出右腿一般自然。
这样的“习惯”,若不予以干扰,必将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面对任何一则信息,加以分析和整理,是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在一段信息面前,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智和清醒”呢?
以下问题或许能为你我提供一些思路:
1.追问信息的前因后果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针对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作者提出了哪些假设?根据信息提醒去做对我有什么好处?……
2.明确信息的适用边界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例证吗?其他领域有类似的信息吗?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愿我们都能练就一对火眼金睛,从堆积如山的信息中甄别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内容。
——《这样读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