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创建了微型计算机市场,通用数据公司(Data General)、Prime公司、王安电脑公司(Wang)、惠普公司和利多富公司(Nixdorf)等也纷纷加入其中。
但这些企业随后又错过了台式个人电脑市场,从而将开拓个人电脑市场的机会留给了苹果电脑公司以及Commodore公司、Tandy公司和IBM公司的独立个人电脑部门。特别是苹果公司,它独创了用户友好型计算机的标准。
但在便携式计算机市场,苹果公司和IBM公司却比行业领先企业落后了整整5年。同样,建立了工程工作站市场的企业,像阿波罗公司(Apollo)、太阳微系统公司(SUN)和硅谷图形公司(Silicon Graphics),都是该行业的新兴企业。
为什么这些被大肆报道的领先企业,都在最辉煌的时候,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当然有因为管理不当、傲慢自大,才失去市场的,但也有那些管理良好,锐意提高竞争力,认真倾听客户意见,积极投资新技术研发,却仍然丧失了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
这些看上去无法解释,其实是他们的失败是由三个理由导致的:
第一是因为,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有重大的战略差异。
推动产品性能优化的技术,就是延续性技术。是根据市场上主流客户所看重的性能层面来提高成熟产品的性能。即使是最具突破性、最复杂的延续性技术也很少导致企业失败。
但破坏性技术的出现,会在短期内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很多领先企业的失败正是因为破坏性技术导致的。
破坏性技术给市场带来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破坏性技术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它拥有一些边缘客户(也是新客户)所看重的其他特性。
第二是因为,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能会而且经常会超出市场的实际需求。
对失败框架的第二个元素(即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的观察表明,在开发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以实现更高的售价和更大的利润的过程中,供应商通常会“过度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超出了客户的实际需求或客户最终愿意支付的价格。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尽管目前破坏性技术产品的性能可能低于市场用户的需求,但这种技术日后可能会发展成为同一市场完全具备性能竞争力的技术。
第三是因为,对于成熟企业而言,投资破坏性技术对于它们不是一个合理的财务决策。
这个决策有三个基础,首先,破坏性产品的功能更简单、价格更便宜,这些产品的利润率通常低,也不会带来更大的利润;
其次,破坏性产品通常在新兴市场或不太重要的市场首先进行商业化运作;
再次,能给领先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户一般并不需要,而且确实在开始阶段也无法使用。而已经习惯性听优质顾客的意见,判断哪些产品能带来更大利润的企业很少能及时投资破坏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