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第二个春节,无数的外地人和我一样,选择了外地就地过年,疫情的好转带来了国内经济的复苏,而退休人员盼望的却是2021年养老金的17连涨。
仔细观察的人早就发现,从2018年开始,养老金增长基本上保持每年5%左右的年增长率,而到了2021年,养老金能否继续增长5%?
为实现17连涨,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据人社部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余6.25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从价格上涨,资金储备以及社保调整频率来看,2021年实现17连涨可能性很大,不过,一提到养老金上涨,就有网友不高兴:
在岗时,各人岗位不同,贡献不同,领薪待遇不同,退休后,为什么还是差距这么大?退休金能否设5000元上限呢?
出人意料的是,网友的一席话竟然得到了很多很多的点赞,这就意味着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但个人的感受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认知。
实际上,关于养老金最大的公平性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而养老金的领取者和即将领取者,要清楚这三点:
一、养老金不是救济金
养老金,也叫退休金,是我们老年时最主要的养老保障,在我们年老或有劳动能力时,可以每月或一次性领取,以满足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相结合的,也就是说,不是按人头平均发放的,而是根据您自己缴费的数额和年限核定的。
有些人一个月交几百元,只交15年,有些人一个月几千元,交40年,如果简单地实行平均主义,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退休金并不是救济金,从来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显然,5000元封顶的做法不可取,但是退休金真的没有封顶值吗?
不行,其实早就设定好了参保时的最高缴费基数,即五倍社平工资,也就是说,即使你年入百万,参保缴费基数也只能按此数来设定,变相地设定了未来养老金的上限值。
二、养老金差距存在的合理性
"奇怪,我的养老金只有2000多元,别人的怎么还有四五千呢?"
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养老金发放的因素有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当地社平工资,而这些因素稍有不同,就会出现差距。
当然,如果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之前,还有一部分人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那么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和系数也会有差异。
简而言之,养老金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普遍的,基本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2020年的养老金上调计划,山东和江苏的养老金上调已经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旨在减少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
5000元封顶不公平,工龄退休不现实
对于退休金,对于退休,网友们的呼声基本上是四种:
封顶5000元养老金,30年工龄退休,公粮换算养老金,下岗职工提前退休。
养恤金5000元真的要封顶了,这绝对是更大的不公,多交了,少拿了,这有什么道理?三十年工龄退休,在普通人的世界里,几乎是一场梦,不过,将来退休后,也许还会有一些弹性措施。
农民朋友们在六七十年代吃过苦,受过罪,也做过贡献,但公粮是一种农业税,不能换算为养老金,要领取养老金,还要自己拿钱去缴。
下岗职工也是城市的建设者,当年的苦撑到现在,能不能提前退休?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必须满足特殊工作岗位和病退的条件才可以提前退休,或者像其他人一样,按时退休。
新规出台带着一系列新政策一同到来,不得不说,法为民服务,解决了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民法典》脱离不了关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邻里纠纷等等,大事小事,大矛盾小纠纷都做了全面的规定。
最新版的《民法典》实施之后,我们只通过这一步法典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一部《民法典》在手,我们就能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民法典》,只有及时掌握其中的内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两包烟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