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国家社会保险养老体系,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退休年龄会延迟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够用吗?为了应对自己的养老生活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
一、退休年龄会延迟么?
关于延迟退休,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国家提出延迟退休建议的一些背景。
背景一:我国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高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的人均寿命仅有35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身体素质日益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达到了如今的77岁,并且人均寿命还在延长。而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的。
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再次予以确认,至今仍在执行。可以说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退休年龄足足相差了10年。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过往规定的退休年龄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并不相符,因此,在全球人均寿命提高的现代社会里,不同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等都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美国在2003年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到2025年将职工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德国从2020年起到2029年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日本男性将在2013-2025年,女性将在2008-2030年间把退休年龄逐步从60岁延长到65岁。
韩国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至65岁。
从这个背景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都必将会实行的政策。
背景二:我国的老龄人口庞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里,我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为1.4%。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经历了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建国后不久,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时候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但是当时中国人口只有5.4亿,基数少,所以战后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是很大。
第二次婴儿潮是在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的,这一次的高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这时期国民经济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人口出生率在30‰-40‰之间,平均达到33‰,10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
第三次婴儿潮是在1986-1990年,是因为中国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产生的,称作回生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第二次主力婴儿潮,但也有1.24亿,接近当年全国人口的10%。
婴儿潮给中国带来了庞大的人口总量,而庞大的人口总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因素也逐渐在减弱,并且我们发现第一、第二批婴儿潮出生的人口,也就是我们父母那一辈,在2010年之后逐渐步入50周岁、55周岁以及60周岁,开始领取退休养老金过上养老生活,这让我们国家成为了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
2020年10月23日,民政部发布了有关老年群体的预测数据,数据称“十四五”期间,也就是在2021到2025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到了2050年,在1986-1990年第三次婴儿潮出生人口也将老去,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8.6%,这给我们国家的养老规划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延迟退休的建议层出不穷,但是,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延迟退休,我们国家暂时还没有定论,目前都是各大研究中心在提供一些建议,比如说从2020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到2045年的时候,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还有一些建议跟美国现行的退休制度相似,比如说以法定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以提前退休,也可以延迟退休,提前退休的退休金比例要下降,而延迟退休的退休金会有奖励。
在延迟退休的方案上,大家几乎都是建议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分三个步骤走:
第一步是先预告,给大家一个心理预期和心理准备,
第二步是分步走,要先从现在退休年龄最低的人群开始
第三步是迈小步,也就是一年延迟几个月,或者几年延迟一岁的方式,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完成过渡。
延迟退休政策最终会实施么?在如今的情势下,为了人口结构的优化,为了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是必然会实现的。
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够用么?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方面
近年来除了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我们的生育率也在不断下降,最后导致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养老金替代率也在逐步降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人口生育水平不断下降,197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7.8‰,到了2010年,该比例就下降为11.9‰,人口出生率在2011年后略有回升,随着2016年二胎政策的开放一度上升至12.95‰,但近年来又出现了明显下降,2019年人口出生率仅为10.48‰。在此背景下,部分专家呼吁全面开放三胎,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并不买账,甚至表示自己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生不起,养不起,不如不生。因此我们发现年轻劳动人数跟不上,老年人口人数越来越多,抚养比在不断下降。
什么是抚养比?
抚养比又称为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对于养老保险来说,就是在岗职工人数与离退休人员人数的比例。
近年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总参保人数不断在增加,我国的在职人数也不断的在增加,但是,随着第一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口不断老去,我国的离退休人员也不断增加,而且,我们国家实施了长久的计划生育政策,新出生人口比例不断的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逐渐下降,所以大家会发现,虽然在职人数和离退休人数都在增长,但是,在职人员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如离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对应的结果就是抚养比在2011年达到高点3.16之后,往后逐年降低,2018年的抚养比已经到了2.55,更严峻的是,已经有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的抚养比将降至1.3,也就是说2050年,1.3个在岗职工要养1个离退休人员,压力将非常大。
伴随着抚养比下降的,就是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
比如说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是3000,养老金是1800,则养老金替代率=1800÷3000=60%。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预估到在职职工的平均收入还有大概的替代率,那么未来的养老金水平也大概能知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与人社部公布的离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测算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我们发现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从200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5年仅为49.1%,2016年的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低于45%。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而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低于这个标准的,并不能满足退休群体的养老需求。
第二方面
由于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老人和中人在改革前的个人账户上没有积累或者积累很少的,并且大部分老人和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的钱都是由社保基金的钱来补缴的,这就导致了需要用现在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来弥补,这就大量借支了个人账户基金,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营。
根据人社部的2015年全国养老金的空账率超过9成,规模超过4万亿,导致养老金缴纳收入和支出差额的缺口不断扩大。
第三方面
虽然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缴纳部分比例为8%,企业缴费的比例为20%,这一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对养老基金的积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高的缴费率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影响了个人的当期收入,所以,当企业的缴费基数可以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的60%-300%之间选择的时候,大量的企业就会选择以最低水平来确定缴费基数,这样一来缴费基数较低又对冲了较高的缴费比例,影响了整体养老金的筹集
第四方面
去年,为对冲疫情影响,社保费减免力度非常大,根据数据显示,到九月底,减免三项社保一共减轻了企业成本12045亿元,其中养老保险成本10140亿元,涨84.1%。减免得多了,意味着企业投入养老金基金池的钱就更少了,一定会对养老保险基金池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上面的这些情况,很多人就会觉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够用,到了2050年,我们的岁养老保险基金就会全部发放完了,到时候别说足额发放,连养老金都发布出来了。
针对这个情况,国家相关人员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回应:
目前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还有5万多亿元,养老保险的发放有着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根据2019年9月11日,社保基金会网站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9年度)》显示,2019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2917.18亿元,投资收益率为14.06%,其中已实现收益额为944.8亿元,以实现投资收益率4.64%,交易内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972.38亿元。
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平均投资收益为8.14%,累计投资收益也有12464.06亿元。社保基金的余额资产、收益都是一种国家储备资金,未来的社会养老金账户余额不足时,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这些资金就会用来给老百姓发放养老金。
另外,为了确保养老金能够发放,人社部还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组织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第二,定期调度各省资金安排情况,
第三,加强对各地基金收支情况的监测。
从国家的措施我们知道了,未来的养老金肯定是能发放的。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福利,国家会尽最大的力度去做好相关的保障。但是,哪怕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能够准时发放,在替代率逐渐降低,养老金水平有限,在未来或者也仅仅解决了退休生活的温饱问题,如果想要满足替代率70%的养老生活,或者享受更加有品质的养老生活,就不能单纯靠国家实现,需要更多的补充。
因此,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养老计划, 以及鼓励第三支柱的养老规划,也就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储蓄型年金计划组成,比如商业养老保险。当然,用商业养老保险来规划养老生活,也不是盲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相关的规划。
欢迎分享、点赞、关注话理知
希望能帮到一起愿意学习的人,一起进步,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