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纵横谈|时间银行,让养老服务在互助中更有温度
2021-08-31 03:10  浏览:100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们在探索做好老有所养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怎么老有所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承德考察期间来到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养老服务开展实地调研,并点赞了这里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今天为别人服务、明天免费享受服务。”时间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储蓄时间、提取时间的银行。在这个特殊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被认可的“货币”:年轻人或者低龄健康老人通过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储蓄时间。未来,“当你老了,眼眉低垂”需要帮助之时,再从银行个人账户中支取“时间”,免费享受相应的服务,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收益。


养老不仅仅是家庭代际间的责任与义务,也不止于可以到市场上购买的服务,还可以是社区居民之间服务他人与享受服务的关联互动——承德市滨河社区的这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举措,通过时间银行这个服务中介,实现了互助养老的爱心循环。据报道,时间银行近年来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广西、北京等多地试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目前正渐趋走向社区常态化。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人都会老去,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年老体迈的阶段,也都可能会面临与之相伴的病痛与孤独。如何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体味“最美夕阳红”,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前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如何将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让每一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养老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互助养老的一种新模式,时间银行对于动员各类人群组建志愿者服务组织为老人提供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位低龄健康的“活力老人”,自理能力强、对晚年生活充满了想象,渴望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挖掘潜能、实现个人价值,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时间银行这个平台上,通过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活力老人”在帮助他人中得到了一种无法替代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若干年后,他们用自己挣来的“时间货币”获取他人帮助时,心中也会生发出一种“花自己挣的钱”的底气和骄傲。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就这样有温度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代帮一代、低龄帮高龄,服务换取服务、助人即是自助。在时间银行里,居民们在良性互动中提升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稳定了对养老的未来预期。而于整个社会而言,时间银行的良性运行、不断存储的“时间货币”,就是在积累养老服务体系中可循环流通的养老“资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由此得以更加坚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个人有尊严地老去,是社会温度的直接体现。期待时间银行能早日成为每一个社区的“标配”,期待每个人都能开设自己的个人账户,期待你在回答“时间都去哪儿了”时一脸骄傲的笑容:“我刚去银行存了一小时!” (蔡晓辉)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发布人:eb22****    IP:117.173.8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