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不想去养老院,老了咋办?中国式养老遭困境,如何让自己晚年幸福
2021-07-24 14:57  浏览:66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一样爱好财经,每天关注财经新闻的【啊姚说财经】,跟着我带你们每天看最新资讯。


在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现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势已不可逆转,如何养老已成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财经#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平平安安,幸亏福福,但是,就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来看,很多老人都很难过上这样的生活。老年人一个人住在家里,生活难以自理,连饭都吃不上,新闻也经常报道。在叹息之余,也反映出我国养老市场还不够成熟,社会接受程度不高。




事实上,我国并非没有养老院,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我国的养老机构达到3.8万个,床位483.1万张。但床位空置率很高,达到了50%,只有214.6万老人会住在养老院。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到养老院住,也是养老市场一直没有太大起色的原因。


老年之家花费过大。


大部分养老机构并非慈善机构,去养老院是要花钱的,而且费用不低,护工费、伙食等一系列费用加起来,几千块一个月还是少的,动辄上万甚至几万的也有。物价决定品质,金钱越多生活质量越高,可是,很多家庭连几千块一个月的养老费都难以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642元。到敬老院,即使是收费较低的养老院,也得花上一个月的工资,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因此,许多老人宁可自己在家,也不愿给后辈带来生活压力。俗话说得好,病床前无孝子,不少老人也怕花孩子太多钱,被人嫌弃。除费用问题外,不愿意进养老院也和人们的观念有关。




到养老院去感到不自在。


俗话说:养孩子。以前许多人的确有这样的打算努力生男孩,到老了就希望儿子给自己养老。


这在上个大家庭的年代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大家都住在一起,照顾老人很方便。但现在是小家庭时代,年轻人到处散居,工作繁忙,照顾老人都很难。《中国青年报》2021年3月所做的调查显示,57.5%的年轻人感到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54.8%的年轻人与老人分居两地,照顾得不好。




但在不少老人看来,自己的子女却依然健在,正是享受子女奉养的时候,难道不是显得自己没有人照顾,会让人以为自己的子女还健在,正是享受子女奉养的时候,才会显得自己没有人照顾,觉得丢人。


也有人认为,年轻人自己不照顾老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和陌生人住,让老人晚年孤独,是一种不孝子的行为。面对这样的社会舆论压力,许多人不得不放弃去养老院的念头。


不过,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养老院的服务质量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老年市场混乱,服务低劣。


目前我国的养老市场还处于一个粗放型的发展状态,虽然养老机构众多,但良莠不齐,许多养老机构没有做到真正的善待老人。




事实上,这样对老人的粗暴对待在养老院也是有的,很多养老院在监管上也不够上心,招聘的护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照料老人需要很大的耐心,特别是一些失能老人,照顾起来很麻烦。而且护工工资不高,一个人要照顾好几个老人,耐性自然不足,不免将心中的怨念强加在老人身上。这一状况也使人们对疗养院的观感很差,害怕被送到疗养院后,很有可能是天人相隔。




现在看来,只靠社会和家庭养老这一问题较难圆满解决,所以一些老人想通过抱团养老的方式,自己解决。


在东方卫视的“梦想改变家”节目中,有五个姐妹一起到云南买了一所大房子,享受旅游与养老相结合的抱团式养老生活,节目播出后很多人表示很羡慕这种养老方式,又不会麻烦家人。然而,这种抱团养老的方式其实也并不容易实现,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矛盾,因为矛盾而宣布散伙也不少见。




此外,抱团养老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但很多人还没富先老,养老金还不够温饱,所以这种模式也很难推广。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晚年生活得更快乐,长期来看仍然是一大难题。


以上是(啊姚说财经)为大家介绍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评论哦~了解更多的财经资讯,请关注(啊姚说财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啊姚说财经)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布人:131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