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为2.64亿人,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5%,可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保障老人的生活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截止2020年,养老金迎来了“16连涨”,这也表明从2005年至今每年养老金都会增加,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高,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不过农村老人就不同了,很多人都没有上交养老金的观念,依旧本着“养儿防老”的理念,然而子女的生活压力大,每年都要背井离乡外出工作,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赡养老人,最后这一事情只能落到老人自己手里。
一、为何农村人不愿上交养老保险?
1、待遇低
农村人尽管早在多年前就已进入城镇中打拼,依据自己的能力去往不同工作岗位,然而不少企业钻法律漏洞,不和农民工签劳动合同,结果农民工工作多年一直没交职工社保。
尽管2009年官方推出了新农保(后改为城居保),且2014年前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领取基础养老金,但这笔钱却少之又少。
2019年职工社保平均养老金为3332元/月,然而农村老人一年可能也领不了那么多养老金,一个月才不过100多元,根本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因此农民对上交城居保的意愿不高,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
2、没有养老意识
很多农民只想着依靠儿女养老,认为自己穷尽半生都是为了儿女,以后自己老了儿女也会尽到赡养的责任。
而想要领取养老金,那就需要自己交钱才行,很多人生怕交了钱后,到了老年时本钱领不完就死了,这样自己就亏大了。正是这一“短视”,不少人都不愿意上交养老金。
还有人认为,钱放在自己手里才安全,自己存到卡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却不知货币一直在贬值,养老金却是逐年上涨的。
如今农村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70-80岁的老人,还在农田里劳作,这些人也想舒服躺在椅子上晒太阳,但因儿女不赡养,也不给养老金,结果只能自己劳作。
这些老人原本是“养儿防老”的支持者,如今却后悔不已。因此作为青中年人,一定要及时上交养老金才行,这样晚年生活才能有更多的保障。
二、每年上交1000元,可领多少钱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那些没参加职工社保的人群,年满18岁没有上交职工社保的人,那就要积极上交城居保。
一般而言,城居保领取的养老金比起职工社保要少上一些,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前者是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人的基础补贴,包括中央+地方补助;后者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139)。
那么有人问,一年上交1000元,缴纳15年,60岁后可领取多少钱呢?
选择1000元档次,政府会补贴120元,15年可累计上交16800元,同时还要计算利率,目前官方也在启动城居保的商业化投资,这样收益率在5%以上,上交15年,个人账户累计会达到2万元左右。60岁退休,个人养老金可领取144元/月。
而基础养老金每个地方都有所不同,目前全国已涨至93元/月,每个省还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补贴,例如山西、河南为103元/月,江苏为173元每月,浙江为155元每月。这样算的话,如果是山西地区,一个月可领取247元/月,浙江地区一个月可领299元/月。
如此来看,上交1000元档次的养老金,累计交15年,60岁后可领取250-300元左右。
一个月300元,其实很难保证养老生活,就算农民在家里种地,且栽种蔬菜,养上鸡,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还要买着吃,不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例如目前猪肉价格已涨至25元左右,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也不过购买12斤猪肉,
想要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个人缴费档次,再以山西省为例,如果选择200元缴费档次,上交15年,那60岁后,一年领取的养老金为1540.8元,如果选择5000元缴费档次,那一年最少可领取8100元。
因此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大家应该选择更高的档次,这样才能领取更可观的养老金。当然,如果大家在企业上班,一定要及时上交职工社保,这样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才能过千元,让大家的基础生活得到满足,对此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