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是每个劳动者的愿望,其中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是除了子女赡养之后一个最主要的依靠。根据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要想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就要在退休前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
在我们生活中,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有一个下限和上限。比如上海地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是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由此,让我想到在我们生活中的养老金能不能也设置一个上限和下限呢?
现在我们有人养老金只有几百元,有的人养老金上万元,差距很大。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缩小差距呢?比如,只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即可最低领取养老金3000元,对于一些缴费时间长的劳动者最高可领取8000元。这样一来,不但适当拉开养老金的差距,提高职工的缴费积极性,但是又不会太大,让社会更加和谐。
比如每年调整养老金的时候,针对低收入群体,养老金的增幅可以在20%左右,对于高收入可减少增幅甚至不再增加。通过渐进式的调整,逐步缩小养老金的差距。当然,养老金政策的调整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大众,我想我们的有关部门一定会非常慎重。比如目前有人提到的延迟退休政策一直没有正式出台。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养老待遇越来越好,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本号,了解更多社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