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在父母无私奉献、尽心尽力供奉子女上学,举家助力儿女成家立业,然后老了安享儿孙绕膝之福、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这种看似其乐融融的状态下,其实潜藏着很现实的“潜规则”,只是大家都看破,不说破罢了。
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父母和子女之间怎么会有潜规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老大爷的故事吧,看完你就会明白,因为你身边也正在上演这样的故事。
“养老潜规则”正在盛行,儿女揣着明白装糊涂,老人看破不说破。
老大爷是个退休老人,其儿子已经长大,并且成家。为了帮儿子成家,老大爷和老伴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为儿子买了一套房子,支持他的小家庭和谐运转。
现在退休下来了,老大爷和老伴终于不用为子女操心,也不用为工作繁忙了。老两口合计着,趁身体还算硬朗,有退休工资又有时间,不如出去走走,去年轻时想去而没去成的地方看一看。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老两口还没来及开口,儿子就说要请父母过去与自己同住,方便照应二老。并且儿子表示媳妇就快有小孩了,希望老两口能够帮忙照顾一下儿媳。
孩子出生以后,也希望老两口能够帮着带一带。因为媳妇生孩子,需要在家养身体,没法出去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担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表示难以承受,希望父母能够帮忙。
两老人心知肚明,儿子所说的照应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话罢了,其实就是想让父母去给自己当免费的保姆。而且父亲自己有退休金,那么跟儿子住,不仅得不到生活补助,反而需要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贴补儿子的生活,给孙子买各种生活用品。
所以与其说是同住一室彼此照应,不如说是出钱又出力,可能还不讨好。毕竟跟儿子儿媳同住一室,双方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不一样,还涉及经济分配问题,这一来往往会矛盾众多。
老两口虽然明白儿子的打算,但却有苦说不出。在儿子不停的劝说下,最后老两口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老两口想着以后还需要儿子来养老,最后只能妥协了。
这就是现在的“养老潜规则”:你陪我长大,给我带娃,补贴我生活,以后我给你养老。虽然有些残酷,但也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如今的社会中就流行着这么一些“养老潜规则”。
1、婆婆照顾坐月子的媳妇。
婆媳关系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验彼此关系的时间,就是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往往年轻的儿媳会把婆婆在月子里照顾自己的用心程度与以后给婆婆养老挂钩。
如果婆婆没有照顾儿媳坐月子或者照顾不好,那么媳妇往往会心生埋怨,所以婆婆们为了儿媳以后给自己养老,即使照顾儿媳坐月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也不得不细心体贴周到的照顾儿媳。
2、老人给儿女带娃。
现在的部分年轻人工资不高,肩负车贷、房贷、子女教育经费等问题,确实压力比较大,负担比较重。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往往会考虑让父母过来一起住,帮着自己带娃。因为如果请个保姆,这一笔开销几乎是这个小家庭难以承受的。
然而,老人帮儿女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老一辈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不一样,育儿的理念也不一样。在带娃的过程中,容易与年轻人有冲突。所以说老人带娃不仅费心思,最后往往还得不到好脸色。
而且带娃很费时间,老人们常常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孩子,以至于无法完成自己的私事。更重要的是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老人们几乎都会拿出退休金贴补儿子儿媳的生活。这一点上不少年轻人都心知肚明,但揣着明白装糊涂。
结论:
现在父母照顾儿媳坐月子,帮助儿子带孙子等等几乎都成了以后儿女给他养老的筹码。然而父母无私养育儿女长大,儿女孝顺父母,这其实不应该是一种交换的态度。若是孝顺与交换挂上钩,不禁让人齿寒。不得不说,所谓的养老潜规则,就是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