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信交易所讯,格信交易所指出,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正成为金融机构加速抢滩的蓝海市场。格信交易所发现,近日,交通银行发布20项金融战略行动方案,上海农商银行打造适老理财富品。事实上,此前规划者已有众多,建立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曾相继推出专属老年群体的品牌、产品和效劳体系。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业发力养老金融的优势在于老年客群对商业银行的品牌认可度高,可以积极响应个人客户养老财富的储藏需求。同时,业内人士以为,“长周期”、“跨产品”或将成为养老财富管理创新的关键词。
银行业加速规划,渐成“银发经济”新高地
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明显加快。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现,大陆地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占总人口18.7%,较2010年“六普”提升了5.4个百分点。
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银行业正加速探究养老金融体系建立,持续推进普惠养老金融效劳,相继发布养老客群的专属品牌。例如建立银行“安心悠享”、中国银行“岁悦长情”、中信银行“幸福+”、招商银行“丰润人生”、安全银行“安全颐年会”、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安愉人生”、上海农商行“安享心生活”等。
“养老效劳,兼具金融属性和民生保证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不断以来,银行业积极响应个人客户养老财富储藏需求,助力养老效劳机构开展。在他看来,将来,银行业要统筹系统资源,增强养老相关部门、子公司之间的联动谐和,不时提升综合化的产品和效劳供应才能。
法询金融监管研讨院副院长周毅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老年客户是商业银行的重点客群。一方面,老年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品牌认可度高,每月也有养老金提取等网点场景需求;另一方面,老年客户处在生命周期中财富积聚的高点,是商业银行重点争揽的客群之一。
事实上,关于养老金融的规划,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在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年会上表示,监管及机构已对养老金融变革开展停止了普遍调研,正展开业务创新,鼎力开展真正具备养老功用的专业养老产品。
“交通银行正发力创新优化个人养老金运营体系,打造收益、风险、活动性适合的养老金融产品。”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据理解,交通银行正聚焦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金融三大范畴纵深发力。
“长周期”“跨产品”将成养老金融大势所趋
财联社记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在各行发布的养老金融战略中,“长周期”与“跨产品”成为关键词。如建立银行提出积极推进养老储蓄、养老理财、护理保险等中长期限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交通银行提出创新长周期养老财富管理,对养老客群提供一揽子聪慧养老财富管理计划;招商银行结合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打造养老系列产品,满足年长客户的金融效劳需求。
“分离国内养老理财的开展现状,推进商业银行理财参与养老金融意义严重。”周毅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将来,倡议进一步扩展第二、第三支柱投资管理人和产品范围,将理财子公司归入养老金体系,成为养老体系的投资管理人,享用与其他行业养老保证产品的同等候遇。
周毅钦进一步表示,在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层面,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本着稳健低动摇的准绳,停止长期限、跨周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增加养老客群对此类产品的承受度。
“长期性理财富品可以同时掩盖多类资产,并有助于降低活动性管理的压力。”交银理财公司总裁金旗表示,银保监会鼓舞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此类理财富品,固然近期推出的产品仍以中短期产品为主,但合适养老人群购置投资。同时,据其引见,交银理财也正在积极准备长周期理财富品,待监管批准后将正式推出。
“由于年龄、财富来源、风险偏好、投资目的等不同,客层内部需求进一步分化。”此前,麦肯锡在报告中明白,客层财富管理内需求分化加剧,客群细分运营已成为金融机构刻不容缓的趋向。
对此,交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贺波表示,目前,交通银行正根据养老客户年龄阶段、收入状况、养老预期等停止辨别,为多元化的客群精选理财子公司、基金、保险等养老金融产品。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