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面向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就明确要求将教师的地位提升为公务员等一系列标准。一个典型的标志,就是工资待遇的落实。
补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教师待遇高于公务员的8条建议。
到2020年,又相继出台了政策文件,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不得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
公费教师的待遇可以说是公费教师的标准,既是政策的要求,也是政府的重视,更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笔者以个人分析的观点,归纳出中小学教师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仍需优化提高的8个方面。
综合对标,核算公务员综合收入,确定教师30%的绩效工资,运用政策杠杆进行调节。
长久以来,我们对教师工资和公务员工资进行比较,这两种对比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对比的因素根本没有一个层次,教师的工资是根据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来确定的,而公务员的工资不仅有一个固定的编制内固定工资标准体系,而且还有额外的津贴补贴和奖励,以及各种年终奖补助,长久以来,我们计算时都把这一部分漏掉了,所以意见很大,造成教师待遇低,公务员工资高的现象。
对未来的教师绩效工资总量计算时,不应以公务员的工资为依据,而应以公务员的综合收入为依据,这样做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同时,要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到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继续坚持了很好的传统做法,就是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实行三合一同步调整养老金这种做法有效的主要是体现了对比不平衡,弥补不充分。
现在要讲的是将教师待遇提高到公务员的水平,还要同时进行养老金的调整。教师法中规定,只要是人民教师,他的工资待遇就必须接近公务员,教师中有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这两大群体,对在职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整是理所当然的,但也不能忽视对退休教师的同步调整,2021年方案就坚持了这一良好的做法,确实在做实事上迈出了一大步,下定决心要真正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然包括养老金的调整,也包括退休教师的待遇问题。
退休金的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将教师退休纳入绩效工资考核体系,作为参考。
将广大退休教师纳入绩效工资制度调整范围,符合政策,也符合民声,教师工资制度调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两大部分。
将30%的在职人员的绩效工资综合计算,与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同步比对,有利于扩大教育公平和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也更有利于缩小由于年青时不具有高级职称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在退休时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完善教师年薪制和班主任津贴制度。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教龄津贴只有5块钱,这一标准实在太低了,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标准,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原因是各地都用薪级工资调整代替了教龄津贴补助标准,随着教育发展和教师待遇的改善需要提高交领工资标准,这受到了社会各界委员的广泛关注和教师们的强烈呼声。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将教龄工资作为提高教师工资的重要抓手,对教龄工资进行了调整。本人认为可以将教龄工资提高到500元左右,或以10年为一个档次。并将班主任津贴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将优秀班主任月津贴与教龄津贴的调整结合起来。如果在中小学调整教师待遇时,对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有效地扩大教师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和公务员的比较落差。
薪酬调整坚持向乡村教师、边远艰苦地区、农牧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倾斜。
偏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特岗教师,长期忍受着交通不便、人员素质差、教学设施简陋等诸多困难,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没有变,落实教师优先待遇保障这一群体的待遇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调整养老金时坚持边远地区的调整,在2021年的养老金方案中明确了,即对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优先调整的额度也可以尽量扩大,但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额4.5%。表现为政策的灵活性与变动性的统一性与不变性。
拓宽新进教师“特聘教授”绿色申请通道。
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经过几年的努力,才能使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数量和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今后教师的高学历化、年轻化、专业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那么,就必须吸引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怎样吸引人,一定要靠待遇,靠平台,靠感觉。在教师待遇方面,必须建立各种优秀人才或新进教育队伍的特聘教师的绿色申请通道,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有待遇的魅力吸引。接着搭建职业平台,通过感情留人,让他们长期扎根于艰苦边远的农村地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将十年教龄内的教师纳入当地“经济适用房”,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魅力。
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住房问题成了最大的难题,因此,把十年以内的年轻教师纳入到当地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群体中,既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也是要改善教师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方面。许多地方已将教师住房问题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中。从根本上解决了青年教师住房、租房等一系列问题。教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与工资待遇、养老保险、住房等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要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让教师能够买得起房。临时有困难的,可以申请人才公寓,租给公租房,这样就能解决广大农村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的住房困难。
扩展30年教龄的荣誉证书的颁发范围,并包括收入指标和职称的加分。
到农村工作满30年,可申请30年教龄荣誉证书,这在最初颁发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发现,这份荣誉证书仅仅是对精神层面的奖赏。越来越多的人有意将30年教练荣誉证书加入到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中去,即将30年教龄荣誉证书作为荣誉证书时评审副高级职称时的参考,也可将其与退休养老金调整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优先考虑的人群进行调整。事实上我觉得30年教龄的荣誉证书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参考公务员的时候核定绩效,工资总额参考参考,有证书的优先调整。调整养老金时,可将这一证书纳入调整范围,但只可享受一次调整待遇,还可尝试扩大教师荣誉证书的发放范围,还可将城镇教师纳入30年教龄的荣誉证书发放范围。
小编认为:很有必要完善拓展证书的内涵与外延,丰富证书功能,扩大证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