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家银行基本上都下调了中长期存款利率。大额存单也属于银行中长期定期存款,而且利率比普通定期存款还要高,所以大额存单利率下降更是首当其冲。
这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储蓄,喜欢大额存单的老人们,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
以前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左右,现在基本降到了3.45%左右,下降幅度还是很大的。
更加让老人们担心的是,监管方面表示,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那就意味着未来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
也是,面对这样的状况,风险偏好较低的中老年人,会显得非常纠结。是继续留在银行存款市场,购买银行大额存单呢?还是去买一些其他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其实老人们这种纠结已经持续两三年了,当理财产品还是保本保息的时候,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人都喜欢买理财产品,安全不说,收益比银行存款利息要高很多。这时候,老人们都把资金从传统存款市场转移到了理财市场。这是第一次资金大规模转移。
然而,随着理财市场的火爆,监管方面看到了理财市场积聚的风险,在2018年底的时候发布了理财新规,对理财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理财新规发布之后,理财产品打破了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息,实行了净值型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有了损失本金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之下,老人们又面临着选择,是继续留在理财市场呢?还是回到传统的存款市场?随着大额存单和银行结构性存款的火爆,意味着人们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个时候是2019年的年初,资金再次搬家,从理财市场回流到存款市场。
结构性存款由于保底利率过高成为了事实上的储蓄存款,由此受到了监管整顿,结构性存款市场两年来是持续萎缩的。需要说明的是,结构性存款本质上就是银行存款,而不是理财产品。
而银行大额存款则是持续火爆,虽然也有一些特性受到了监管的整顿而被取消,比如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曾经是银行大额存单的一大卖点,由于涉嫌违反存款管理条例而被禁止。按月付息也曾经是大家喜欢大额存单的一个特点,后来也被取消了。
但是总体上银行大额存单的收益还是较高的,所以热度一直不减,直到本次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银行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出现了大幅调整。
于是,老人们手里的钱再次面临着选择,是继续留在存款市场呢?还是搬家到理财市场呢?历史会重演吗?
客观地讲,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存款还是理财,都要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过多地去考虑收益的问题,否则就会掉入收益陷阱。
现在金融市场相对不是很稳定,各种暴雷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之下,给钱找一个安全存放的地方更加重要。而这个安全的地方,非银行莫属。所以,银行大额存单还是值得购买的。
对于理财产品,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不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理论上确实有损失本金的可能,但也并非不可承受。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理财产品管理制度在趋于完善,有了一支更加专业的队伍,理财产品发行更加科学严谨,底层资产尽职调查更为仔细。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理财产品其实比以前更加安全了,更适合投资。
所以对于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老人,可以购买一些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获得更高收益。当然要合理配置资金,在保证不会影响生活的前提之下,拿出部分资金进入理财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之下,存款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作为老人们,心态要坦然一些,把自己的养老钱,救命钱安放好,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怎么安放,也很简单,不愿意折腾的就放在银行,购买银行大额存单等定期存款,想多获得一点收益的话,也可以购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