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养老法在上个视频中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今天就一些常规问题来做个逐一阐述。
第一个问题:这样操作能实现养老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需要数据支撑的,我先列出这几个数字,然后说明一下这些数字的来源依据。
第1个,人均土地1亩地。这个比较普遍了,不偏多不偏少,符合大部分实际情况。少数地方人均达到5亩以上,有的地方不足5分地。在5分地以下的地方,却具有其他收入方式作为补充,再说这些地方基本上不在老胡的方案里,涉及不到。但要追问,还是那句话,最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土地总收益与需要养老的老人数量这个比率。
例如,尽管土地少,但是土地上的经营很特色,收益高,同时需要养老的人数少,那结果也是可以满足预期目标的。反过来,假如一个地方人均土地多,但只能种植粮食,而粮食产量又非常低,同时需要养老的人数又很多,同时具备了这些非常不利的因素,那土地多也没法实现养老。但是这两种情况纯属假设,实际中不太可能同时具备这些不利因素。
第2个,以粮食作为最保守的经济账,亩产全年收益在800元左右,净利润。如果不是粮食,是果树,或者蔬菜大区,或者一些药材种植区,亩产收益要比粮食高,结果更好。如果是坡地,山地,不宜种植粮食的,可以因地制宜搞特殊经济收益。粮食收益只是一个基本参考数据,并不是必须是粮食。
第3个,老人比例10%。这个比例是否接近真实状况,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但基本面就是这个数据,在相差不大的时候,完全在老胡的预设范围内,不是问题。
第4个,养老费标准。500元仍然是一个参考值,经济落后地区,土地总收益偏低,但是养老费标准也低,需要养老的人数一般也会比经济好的地方少。总体上仍可以配套方案实施,不出大框架。
第5个,全村土地数量。1000亩也是一个参考值,按照人均1亩地,1000人村子就是1000亩地,如果村子小,土地总数少,总收益少,但总的老年人也少,同比率基本上是一样的。
这些数字综合一下就是1000亩土地,以粮食收益为参考,全年收益80万,以1000人的10%老人比例,100人来分,每人每月是667元,以每人每月500元为养老费标准,这个数字是可以满足的。这些都是参考数据,比较居中,具体地方情况不同,前后左右相差不大,尤其是差的地方,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