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月数还会是139吗?
2021-08-13 23:41  浏览:36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人均预期寿命有多少吗?官方统计数字是按照国家卫健委2020年6月份公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明确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8年的77.0岁增长至77.3岁。


看样子现在的人均预期寿命怎么也不会到达80周岁。可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城镇和农村区分的。根据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迈向健康城市之路》,称中国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80岁。 根据蓝皮书数据,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1.4岁,其中城镇居民75.21岁、农村居民69.55岁。




2000年的时候,城镇人均预期寿命与全国平均寿命有3.81岁的差。相信现在预期寿命差尽管缩小,相信现在的城镇人均预期寿命也接近或超过80岁了。像上海市2019年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83.66岁。2020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43岁。人们生活水平越富裕,预期寿命越长,似乎也是一个规律。


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一个数字是139。这是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一个。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等于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当时国家公布了一张表,16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当时的计发月数表确定了40岁到70岁的计发月数。40岁为233个月,50岁为195个月,60岁为139个月,70岁是56个月。如果说退休年龄小于40岁,按照40岁计发月数使用。退休年龄大于70岁,按照70岁的计发月数使用。




当时的计发月数是结合城镇人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个人账户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到达人均预期寿命时,恰好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数领完。




2000年人口普查确定的城镇人均预期寿命为75.21岁,按照4%的收益率计算,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


不过现在真的是已经时过境迁了。如果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相应的计发月数确实应当调整变大了。


另外,2016年开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由国家统一公布。2016~2020年相应的记账利率一直在6%~8%以上。实际上,按计算公式如果相应的利率提升的话,计发月数反而应该变小。


从2019年开始,广东等一些地区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时候,明确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扣减额度,每年会根据个人养老金的增长幅度调整。比如说个人养老金水平增长5%,个人账户养老金原先每月领取500元,调整后就会变成52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额度增长的话,相应的计发月数应该变大。


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会修订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预计大概率是会增大的。


简单点说,还是按照到达平均预期寿命,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如果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恰好等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增长率,这种情况下计发月数就会是退休年龄到平均预期寿命的月数。不过,一般由于记账利率会大于养老金的增长率,60岁的计发月数一般是会小于240个月的。


发布人:75b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