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当得知有一位已迈入鲐背之年的退休老人,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的感人事迹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行几人带着党史学习资料,专程前往住地探访,亲身感受老人忘我的学习情怀和爱党爱国的赤诚之心。这位老人,就是中共张掖市委党校退休老干部黄承芳,现居住在甘州区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初见黄承芳时,她正伏案写着笔记,前来探访的人们被这份专注深深打动,踌躇门前,不忍打扰,直到相机的快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虽年过九旬,老人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拿着工作人员送上的学习教育书籍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透过黄承芳老人的深情讲述,无不折射出她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幸福感和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扎根西北的知识分子。黄承芳1927年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955年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丈夫一起来到张掖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和汗水,一干就是一辈子。黄承芳先后在张掖农校、张掖地区农业局、九公里园艺场、张掖市委党校等单位工作。扎根西北的岁月里,九公里园艺场那段时光让她尤为印象深刻。那时她正在机关工作,接到组织委派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坐上了前往园艺场的大卡车。她和同事们白手起家,与学生们一起耕种劳作。没有住房,就自己动手拓土坯修建;没有课本,就自己编写讲义;没有生产资料,就借土地、借种子搞种植。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园艺场办起了学校,开创了事业,也在那里留下了不懈奋斗的身影。
笃学不倦的鲐背老人。1988年黄承芳退休,但她退伍不落伍,闲暇之余坚持学习,“学、抄、看、思、写”成了她每天雷打不动的生活“正餐”。在老人居住的小屋里,一张简易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最新的《人民日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摞一摞的学习资料和数十本学习笔记。她抄录的笔记字迹工整,看不到丝毫污损的痕迹,蓝笔书写的是摘抄的经典语句,红笔书写的是个人的感言和体会,红色的小标签标出的是她对党的心声。红蓝笔错落有致,很是美观雅致。笔记内容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完整而又详实。她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读了五遍,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动和体会”。黄承芳老人每天不仅要自己学习,还带动基地的其他老人学习,为视力不好的老人读报纸,给大家讲述党的光辉历程。这几年,在她的带动下,养老基地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老人们相处得也越来越和谐。
高龄入党的拳拳之心。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亲眼见证了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黄承芳老人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全是共产党带来的,所以有着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怀。她在笔记上写道:每每读写党的历史,我总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不禁在思想深处高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鲐背之年,她真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的憧憬和热爱。黄承芳说:“尽管年轻的时候只是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政治上没有更高的追求,但是革命不分先后,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从当初“在政治上没有更高的追求”到现在“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历经岁月磨砺沉淀而成的思想蜕变,生动说明了理论学习、党史学习对一个人的思想升华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黄承芳老人的愿望能否实现,但她的思想和行动都将激励着每一位年轻党员更加自觉地涤荡灵魂、锤炼党性。这是一位近乎与党同龄的老人,为党作出的一份弥足珍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