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养老院的现状,电视剧《八零九零》里是这么描绘的。
养老院里有室内高尔夫,足不出户就能让老人体验高尔夫的乐趣。
室内高尔夫
高尔夫玩腻了,可以去旁边的无障碍电影院看电影。这里的电影院,都是用无障碍式的设计,就算是用轮椅的老人,也能轻松观看。
电影院播放的电影,都是老人们喜欢看的类型,每天都有不同种类的电视剧、电影,不会感到枯燥。
无障碍电影院
电影院呆腻了,还能够看作品展览。这些展览有油画展、书画展,都是来自老人的作品,一边让老人相互欣赏,一边还能发挥老人的文化价值。
书画展
每个房间,采用的都是酒店式的门禁卡,轻松开关门。
养老院还会保障老人的生活安全,每个人都会穿戴健康设备,只要发生问题,就能够迅速发布消息,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看完这些,吃了一惊,这还叫做养老院吗?这比大学环境都要好了。
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史
首先来说一说养老院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其实,养老院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有了第一个养老院——孤独园,位于现在的南京。
南北朝时期,人们都将赡养父母作为首要任务。梁武帝萧衍颁布命令,对于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将用国家的力量进行赡养照顾。于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养老院孤独园便出现了。
等到了唐朝,唐玄宗在长安和洛阳开创悲田院,最开始悲田院被叫做“病坊”,是用来收养无家可归的老年人、乞丐。
在唐代末期,武宗规定,悲田院的赈济开支将由国家提供,之后悲田院就成为国家资助的养老院。
时间来到宋朝,宋朝根据之前的救济办法,在京城开办两所福田院,用来收养流离失所的老人和孤儿,还有没有去处的平民。
宋徽宗时期,是养老院最完善的时代。宋徽宗下令开设居养院,收养鳏寡孤独的老年人,后来让其他地区也要建立类似的场所。
在宋徽宗时期,养老院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规定收养的老年人年龄不能低于六十岁, 之后宋徽宗又把这个要求降低到五十岁。
自从宋徽宗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居养院。按照宋徽宗的规定,收养在居养院的人,每人每天发1升米,10文钱,基本上满足温饱。
如果遇到严寒天气,还会多发钱,用来贴补生活。对于生活更加艰难的高龄老人,还有额外的补贴。
不过虽然规定好,但也有一些官吏不重视,私自扣押钱财,导致一些老人年死于饥饿。
等到了明清时期,按照之前的救济手段,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养济院、资善堂、粥厂等机构。
豪华配置的五星级养老院
新中国成立后,养老院的规模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措施让养老院变得越来越好。陆续出现了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等机构。
现在的养老院不再是当年的样子,如今养老院有了更加成熟的体制设施。下面就来说说,一个真实的养老院现状。
这是一所来自上海的养老院,整个养老院的老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活力老人,第二类:护理院老人,第三类认知症老人。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生活住所。针对老人的健康状态,养老院还会提供针对的措施。
在走廊周围,养老院还会放置一些具有年代感的画,给老人带去从前的回忆。
年代画
在这现实的养老院里,配备了电影院、针灸、中医治疗、锻炼设备、康复中心,甚至还有发廊给老人做公益剪发。
同时养老院会扩展老人的学习生活,这里有琴棋书画的使用场所,还会开设老年大学。
养老院的食堂,都是为老人特意准备。看到这些饭菜,就连我这个年轻人,都很有胃口。
电影院
发廊
活动区
康复中心
食堂饭菜
建议别去养老院的老人
这么豪华的养老院,看了不禁心动,不过有一类老人最好别进养老院——无子女老人。
无子女老人在养老院最难的事情,就是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类老人年龄高,行动不方便,即使发生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时,也只能忍受。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也没有人义无反顾地帮你维权。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越混账的孩子,越用动力。
哪怕自己的孩子眼里只有钱,那么在养老院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孩子也会替自己大闹养老院,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
无子女的老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只能独自忍受。这还助长别人的气焰,他们知道你背后没人,反而更加安心的欺负人。
养老院是个小江湖,里面有很多不同的人。只要有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就会出现争执。那些没有依赖的老人,只能吃亏。
除此之外,养老院的护工,并不都是和蔼可亲。倘若遇到不好的护工,那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伤害。虽然养老院都有规定不能虐待老人,但每年还是会出现护工打人的新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逍遥自在,等老的时候敬老院就好了,其实这种想法很危险。
只要遇到问题,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没有依靠,真的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