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情况下,工龄34年与工龄35年对于在职工人来说,工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养老金领取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一、以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
老人使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其计算方法是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养老金的多少。
35年以上工龄发放基本工资的90%、30年以上至不满35年发放基本工资的85%。
注意:老办法养老金不仅仅只有一定比例的基本工资,还有很多其他补贴,这里不讨论。
假设基本工资为2500元,养老金领取方面,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会存在2500*5%=125元的差距。
二、以“中人”计算养老金
实际上,现在的“中人”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政策调整,这里不讨论过渡期限比例发放养老金,很多省份还在核算中。
基础性养老金=(社平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性养老金方面,34与35相差1年,最终结果相差1%左右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度/139
34年工龄与35年工龄没有大的区别,假设工龄误差出现在视同缴费上,而不是在个人账户累计上,个人账户肯定是一样的。
过渡性养老金=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1.4%*视同缴费年限
工龄34与35年的差别在于视同缴费年限误差1年,折算到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1.4%的月平均工资(各地过渡系数可能有差距)。
“中人”计算的误差在2.4%左右,按照5000元的社平工资估计,养老金的差距在120元左右。
注意:政策性调整中也是与缴费年限挂钩的,多一年可能多调整几元。
三、“新人”计算养老金
新人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政策调整
基础养老金与众人一样,结果相差1%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于是新人,多一年工龄多交一年的社保,个人账户按照月缴纳250元计算,个人账户总额度多了3000元,领取的时候多领取22元。
按照社平工资5000与5200计算:
基础养老金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5200*35%-5000*34%=120元;
个人养老金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22元。
34年工龄政策性调整1年,按照5%计算,大概是85元。
因此,按照新办法计算,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60元左右。
结束语
老办法: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125元左右。
“中人”: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120元左右。
新办法:35年工龄比34年工龄多60元左右。
今天的分享完毕,不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