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冯斌 刘长雨 屈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目前,济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9万,占总人口的20%,养老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济宁市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不断探索出新的路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每到周末,汶上县中都怡养院里都格外热闹。三句半、经典老歌、小品,精彩纷呈的表演让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看的津津有味。今年77岁的陈秀兰是第一位住进怡养院的老人,两年多来,这里已成为她最温暖安心的家。陈秀兰对记者说,这里生活好呀,儿女不能回回在你跟前吧,这工作人员回回在跟前,有啥事只要找到没有不行的事,住的还很安心很舒坦,心情愉快。
老人住得安心不单是因为生活上有人照顾,还因为身后健全的医疗康复服务。作为国家级医养融合健康养老示范项目,怡养院还一体规划了以健康查体和康复护理为主的专业医疗设施,形成了医、养、康、护相融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陈秀兰介绍,由于自己血管不大好,得冲血管,(原来)住院至少得住两个月。今年咱这建起来(医疗设施),我就在这看的,忒方便了,不出楼门就可以看病。
除了专业化机构养老,更多老年人则选择居家养老,如何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汶上县在全省率先开通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汶上县的老人可以通过拨打12349寻求服务和帮助。屏幕上的红点就是老人佩戴咱们智能手环,可以针对老人提供心率、步数的检测,方便咱们24小时去监测老人,提供相应服务。
养得好,更要养得起。去年,济宁市出台《济宁市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政策清单》,对新建养老企业每个床位补贴两万元,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济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员张慧告诉记者:“这个清单里,从项目用地、税收缴纳、审批流程等方方面面都开设了“绿色通道”,通过政策的推进,激发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服务中,让更多中低收入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健康养老服务。”
政策助推,中都怡养院投资建设了二期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了天然温泉康复养老项目;推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候鸟式旅游养老等多种养老新模式。
汶上中都怡养院董事长马峰涛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健康理念,我们现在正积极构建一个从医养到康养到护养的大健康养老理念,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让老人得到很大的精神满足。”
去年以来,济宁市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累计为 4000多名高龄、空巢、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8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1处、养老机构217处,有57家养老机构开办或内设医疗机构,构建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济宁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