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冠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这句话说得特别有爱。这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从未曾想过让孩子们回报什么,哪怕自己吃苦受罪,心中最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的生活和工作。
但生活无常,父母可以给你生命,但却无法给予孩子一生的幸福,特别对于重组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让他们备受周围人的冷眼和歧视,内心会变得自卑,有的甚至会怨恨父母再婚,所以不是所有的父母和子女都是上天赠与的礼物,有的孩子还会和父母老死不相往来,成为一个不孝子。
一、84岁老人病危,唯一儿子却不肯探望
84岁的杨光沅老人由于结核病发,肝肾脾胃等多处器官正在急速衰竭,生活无法处理,甚至只能靠输血来维持造血功能。医院已经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可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亲生儿子却不见踪影。
丈夫的病情让吴白露心力交瘁,日前,她又收到了医院下达给杨光沅老人的病危通知书。可夫妻俩怎么也想不通,父亲已经病危如此,为何儿子迟迟不肯出现呢?
在吴白露的描述中,儿子杨学初不但不来照顾父亲,勉强来探望一次也是态度恶劣,大吵一番之后离去。
从去年8月起这已经是杨光沅第8次住院,进了三次抢救室,过去的40年里,每年都是老人主动去探望儿子,如今老人身体虚弱失禁,甚至已不能维持基本的造血功能,随时有生命危险,唯一的亲生儿子杨学初却拒绝照顾父亲,他们之间究竟有何矛盾?
听到公公婆婆指责丈夫不孝敬父母,儿媳许晓妹一口否认,表示父子两人分家已40年,每年最多来往一两次,父子关系本就疏远,而索要钱财一事更是子虚乌有,是公公婆婆在搬弄是非。
原来吴白露与杨光沅是组合家庭,杨光沅于1960年离异,38年前吴白露来到这个家时,杨学初已有20余岁,在邻居眼中,杨学初是一个勤劳肯干的老实人,而吴白露则是一个古怪精明的继母,难不成父子关系的破裂与继母有关吗?
青年时期的杨学初冲动鲁莽,的确曾因父亲不肯借钱给孩子读书,而打伤了父亲。谈及与父母的矛盾,杨学初突然提起了一笔40万美金,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杨家的上两辈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后来祖辈移民留下了杨光沅父亲这一脉在老家,10多年前杨学初的伯爷爷曾托自己的侄儿杨舒斌带了40万美金回老家,要供给给家族的子孙上学读书,可这笔钱为何没有到达杨学初的手中呢?
当年,杨舒斌回到老家后,认识了一个名叫吴优华的女人,不久这笔巨款就被吴优华投资办厂为由骗走,40万美金从此蒸发不见,这个携款而去的吴优华与吴白露有什么关系呢?
在当年,40万美金是一笔轰动全城的巨款,原来先祖的好意是福荫到杨学初一家,可这笔钱被吴白露的亲戚骗走,杨学初始终怀疑继母与消失的巨款有关,这成了他心里一直迈不去的一道坎,所以他和吴白露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隔阂,但是这个家庭不和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这已消失20年的巨款吗?
二、父母离异,再婚家庭矛盾多
杨学初直言,他和继母的关系一直不和,在他看来继母吴白露从未真心关爱过自己,在自己出了事故生死攸关之际,甚至抢走父亲送来的救命钱3000元。
吴白露表示,自己和女儿在杨学初受伤时帮他打官司,还时常去探望,是杨学初在捏造是非。
吴白露已经75岁了,她左眼失明,患有心肌梗塞,可她不顾自身年迈体弱,独自一人坚持照顾丈夫,本该称为伉俪情深的好榜样,但在他人口中竟是一个拨弄是非,自私偏心的精明继母,如此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疑惑,过去的这40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杨学初2岁时,杨光沅的前妻因感情不和向杨光沅提出离婚。时隔20年后,杨光沅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因丈夫家暴而离异的吴白露,吴白露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结婚了。可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成他重组家庭的最大阻碍。杨学初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父亲再婚。
杨光沅再婚后,父子间唯一的话题就是关于钱财,甚至是从父母离婚开始,就跟父亲关系开始僵化。
离异时,前妻已准备再婚,于是法院将儿子判给了杨光沅,但在前妻的坚持下,杨学初仍与母亲生活了三年,杨学沅在村委的帮助下才将孩子接回,谈及父子间的矛盾,杨光沅一方面认为是前妻给孩子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初为人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这也是他一直深埋心底的遗憾。
在杨学初的认知中,是父亲从母亲手里把他抢过来的。他被父亲接回来后,生活得并不幸福,常被同村的孩子欺负,父亲却连一句关心都没有,他从小就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意。
50多年过去了,母亲家庭里生养的三个子女,每一个都生活得幸福安逸,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只剩他每天面朝黄土,如今还在为生计奔波,他内心始终觉得是父亲当年的坚持使他走上了人生的坎坷之路。
三、为了给老伴治病,继母主动和儿子和解
杨光沅年轻时是一名小学教师,杨学初本有顶职的机会,却被父亲放弃了。几十年来,杨学初既没有正式工资又没有分配到土地,他从未享受过父亲带来的帮助,反而生活越发艰难。为了养家糊口,年逾60的杨学初仍在工地上干着搬砖的活计,同时还承包了别人家的荒田种植,艰难的抚养了一双儿女。
杨学初仍是一副辛苦劳碌的模样,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旧外套,鞋也沾满着泥浆,当父亲要求杨学初养老送终时,他心有不甘,竟会说出:死了我都不会来。听了让人心生寒意,这对父子什么仇、什么怨,竟然会让亲生儿子说出这样天理不容的话。
他心里一直对父亲有些埋怨,他这一生因为父亲的选择一直操劳不止,也许当年父亲改变一个决定他现在的生活都不会如此艰辛。他说:他没有我,我也没有父亲了,他没把我当作他的儿子。
面对杨学初坚决的态度,寻情人员让他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父亲对他说:学初,我现在时间不长了,你看看我了,我还是养了你一段时间,不说其他的,你不说我没有养你,你看我一下我都舒服一点。
看到这里,不仅让我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垂危父亲的呼唤,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想见见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就连这个要求都变得特别奢侈。
人们可以修复身体上的伤口,却很难消除存在于内心的伤痕。父子俩40年间,每一年仅见一面,相处的机会屈指可数,这一次老人病危,儿子能放下心中的积怨吗?
在忆起与丈夫幸福的过往时,总是愁容满面的吴白露第一次展露了笑容,她珍藏着夫妻两人多年的照片,回忆着一次次夫妻俩与儿子偶有的幸福时光,丈夫病后,吴白露一人担起了照顾丈夫的重担,一日三餐、清理整顿,她事事亲力亲为。
面对家庭不和的现状,她希望父子和好,能换换她,让自己也轻松一点。又因为夫妻感情深厚,她不想放弃为丈夫治疗的机会,遇到问题身边想有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老人唯一的儿子不现身,让她很无奈。
重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复杂而生疏,近处的杨学初与父亲关系不和,吴白露的三个子女都生活在外地,目前父亲病重需要人照料,其他子女也无力支援,坚强的母亲独自扛下这重任。她迫切地希望儿子能与她共进退。
吴白露表示,她理解儿子的经济困难,不让杨学初出一分钱,她愿意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养老费用,加上女儿的资助,前往深圳为丈夫医治,但是需要杨学初帮忙照顾一段时间自己的老父亲,她好为这一趟出行做准备。但杨学初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无法抽身,对此要求有些抗拒,他直言不讳道:我只能下雨天可以去,其他没时间。
杨学初一生都是一个耿直勤劳的农民,他言语直白,不会替对方考虑,说的话让我们听了有些太绝情,面对生命垂危的父亲,他却不愿歇一天工。而吴白露却惯于将苦楚都独自承担,不愿让子女操心,两人不同的性格导致沟通时有障碍,加之流言蜚语造成了许多的隔阂。
在她想为丈夫最后一博时,牵涉到一个问题,他要与继子杨学初商议。杨光沅因为教师身份,如若不幸离世,国家将给杨光沅的妻子发一笔抚恤金,同时会补贴24个月的工资给杨光沅的亲属。目前吴白露预计需要借几万元为杨光沅治病,所以希望丈夫以后的抚恤金和补贴工资都能由自己保管。
面对继母提出的要求,杨学初没有多言,选择了放弃继承父亲的这笔财产,其实他与父亲僵持不下的原因,并不真的是利益之争,而是因为多年来,他内心的辛酸无人理解。
杨学初终于去医院看望父亲,父子两都有不善言词的顽固,虽不对视可彼此都感觉对方的存在,这是久违的父子和平相见,见到儿子的杨光沅今日格外精神,他一改往日的倔强,开始回忆与儿子的经历。
父子俩相依为命的时光,虽然清苦,回首看去,心里却还是暖的,他们疼惜着当时的彼此,一点点融化着心里的坚冰。
结语:
看后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放下了,这父子俩的性格特别像,能40多年一直这样冷漠相处,真是太折磨人了。但造成他们彼此隔阂毕竟是有原因的。
1、性格使然,二人都倔强
杨学初一直怨恨父亲当年把他从母亲手中抢过来 ,让他耿耿于怀。相比之下,其他同母异父的姐妹生活安逸,更让他认为是父亲的坚持毁了他一生,又加上,当年没让他顶职,所以内心对父亲愤恨不平。
而杨光沅虽为教师,却对人的心理不善揣磨和观察,儿子被欺负,他认为男孩子被人骂一句打一架很正常,所以他忽略了离异家庭对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伤害有多深,让儿子认为他不关心自己。这件事在儿子心里忍了40年无法释怀。
2、重组家庭面临的问题
互相猜忌是重组家庭最常面临的问题。而他和继母之间就因为亲戚骗走了那40万美金,让杨学初一直愤恨不平,所以不沟通就让会矛盾一直横亘在二人中间,而做为父亲的杨光沅没有起到调解和桥梁作用,真的有些失职。
杨光沅和吴白露,用真挚的爱情走过了40余年风雨,当面临与儿子的难题时,每个人却拿起了矛和盾,让爱与变得盲目疯狂,注定只能针锋相对,幸而他们携手跨过鸿沟,儿子杨学初终于卸下了多年的防备,走近了父亲和母亲。
这个家庭的成员彼此飘摇了40余年,时光会让一段感情变得冷淡,也能使人放下心中的芥蒂,抚平心灵的伤痕,只要真心相待,放下过去其实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