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年轻,可能你对养老问题还没有概念。但如果你在独生子女家庭,无论你年轻与否,养老问题可能如影随形,让你悬着的心始终难以放下。无奈、无助、压力、孤独感等情绪可能一一来袭,让你逃无可逃。
近几年,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前不久一张标题为《独生子》的摄影照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照片中,一个穿蓝色短袖的男人坐在两张病床的中间,两只手用力地握住两侧病床,在两边病倒,打着吊瓶的是他老迈的父母,男人的背影看起来很无助。有网友评价说,图中场景让人感到绝望。
而在前几年,一张“恐怖的全家福”照片也曾在网上疯传。照片中一名看上去20多岁的男子身后站了7位中老年人。与照片一同发布的文字称,这张全家福照片是一个光荣遵守“一胎政策”的家庭,一个20岁出头的大学生,一对近50岁的父母,一个外公,一对爷爷奶奶,一对曾祖父曾祖母,一家八口只一个年轻人。这张图片一度排名微博热搜第一名,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未来养老怎么办?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重,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相关调查,在最关注的10个民生问题中,从关注率来看,养老已经成为继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住房之后的又一大热点问题。
在养老方面,我国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可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即便子女有孝心,也恐怕指望不上。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现在很多都是“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年轻夫妻要赡养父母与岳父母四位老人,抚养一个孩子,本身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大多需要还房贷,压力比较大,如果老人病倒,恐怕连照顾的时间都没有。
一个老人病倒,整个家庭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如果两位以上老人同时病倒,简直就会跟天塌下来一样。这绝非危言耸听,事非经过不知难,但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早晚都会遭遇这种情况。
从养老产业发展来看,也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由于从事养老服务收入低,愿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更少,子女指望不上,全靠国家,国家也可能承担不起,所以未来很多人的养老问题几乎只能靠自己解决。这将是无奈中的悲哀。不过,有条件的人,如果早做打算,多存钱,或另买一两套房来应对将来养老,未雨绸缪,或许能够过一个还算体面的晚年。但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普通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农村的贫困独生子女家庭,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挑战。后者虽然相对较少,如果遭遇疾病、贫困,造成残疾、失能,情况会更糟糕。
从山西省的一份调查看,2016年底全省144.2万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8.66万,占26.8%。2017年底全省89.99万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9万,占29.89%,较2016年底增长3.08个百分点。
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疾病治疗支出明显增加,年龄越大越容易陷入贫困。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补贴偏低,导致农村老年人成为边缘贫困群体。即使有的能享受低保、大病医保报销、临时救助等,但生活依然在低水平徘徊,一旦出现疾病、意外等情况,就会返贫。如今,由于“厚小薄老”“重扶养弱赡养”现象的存在,致使赡养敬老不到位也加重了老年贫困。经济越不发达的农村,留守老人越多,如果没有条件把老人接到身边,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将面临无人养老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群体已经初步形成。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到2015年10月决定全面放开二孩,从2016年1月起生育二孩合法化。在34年计划生育期间,大量家庭带着“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美好憧憬,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形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根据调查分析,1982年后,城市家庭基本是独生子女家庭,农村家庭约28%是独生子女家庭。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今年年初的一份调研材料显示,在当地,70周岁以上企业职工退休费每月3000元左右,多数农村老年人年经济收入仅3000-4000元。现在失能、半能老年人仅入住养老机构费用3000-5000元左右,再加上医疗费用,独生子女家庭无力承担。特别是“失独家庭”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更为困难。大龄独生子女夭折或发生严重伤病残事件,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些家庭因无子女或子女失能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困境。
不难看出,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国务院公布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测,据统计,2019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养老形势严峻。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才刚刚开始显现,考虑到我国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有关部门迅速反应,尽早综合施策,以防止无人来养老问题普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