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相关消息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延迟退休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了,现在大家也不再问“会不会延迟退休”了,而是都在问“什么时候开始延迟”“怎么个延迟法”了。
虽说具体的时间和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延迟退休不会“一刀切”,而是按照“小步调整、分类推进、弹性实施、统筹兼顾”来进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社科院院长金维刚给出了解释。
所谓的“小步调整”,就是不会“一步到位”,而是“渐进式”进行,比如每过几个月延迟一个月,或者每过几年延迟一岁。这样一来,刚开始延迟退休的人,可能只会晚几个月,而不会一下子就晚几年。
而“分类推进”,就是继续保持不同性别和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差异。我们知道,目前的退休年龄是男60、女干部55、女工人50,一些重体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还要更早。而延迟退休后,这些差异也会继续保持。
“弹性实施”其实和此前有专家提出的“弹性退休制”类似,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提前退休。
“统筹兼顾”则是在延迟退休的同时,推进相应的配套和保障措施。一方面,调整与退休年龄挂钩的规定,另一方面,解决大家关心的与延迟退休相关的就业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等等。
消息一出,大家也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有专家表示,延迟退休可能会在未来5年内实施,这也就意味着60后、70后也可能会赶上第一批,所以不少60后、70后都十分担心。
不过现在看来,即便赶上了,也不会一下子延迟太久,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前退休。
除此之外,有专家提出了新建议,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多位专家建议,按照不同的工种、行业、职业来分类延迟,比如优先让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延迟退休。
事实上,一些高校已经这样实施了,对于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的退休年龄,分别规定为65岁、63岁、60岁。
还有专家建议,制定一些激励措施,让本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也参与进来。
北大教授陆杰华指出,对于延迟退休,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延迟退休后养老金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么大家对于延迟退休的意愿也会下降。
所以陆杰华认为,除了按照工种分类延迟以外,还应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适当地给予一些补偿或补贴。
此前也有专家建议,制定一个领取养老金的最早年龄,提前退休就按最低标准领取养老金,对于晚退休的人则可以适当提高养老金。
可以看到,目前延迟退休的大方向依然是循序渐进、分类推进,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的。
当然了,大家担心的就业问题,以及女工人延迟时间较长、受影响较大的情况,也需要有所兼顾。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大家对于这件事的接受度更高。你觉得什么样的延迟退休方案才是你能接受的?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