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回眸“十三五”:逻楼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2021-01-04 16:26  浏览:96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6年以来,在百色市委、市政府及凌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逻楼镇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线,以发展经济社会、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工作全局,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十大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逻楼集镇风貌

亮点1:党的建设明显加强,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该镇以领导班子建设巩固提升年为重点,开展“五个一”专项活动。强化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依托“茶乡旗帜工程”,争创“五旗”,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头雁培育”、党员“创业带富”、党员致富带头人“双向培养”等主体工程,提升致富带头人与村“两委”重合度。五年来,累计有53名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20个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个村获自治区命名星级党组织,11个村获得县级命名星级党组织,9个村获红旗村荣誉称号。

亮点2: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2015年底,该镇20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13个,建档立卡户3291户14182人,其中贫困户2129户9094人,2014-2015年退出户1162户5088人,贫困发生率21.62%。经过五年脱贫攻坚,到2020年底,该镇20个行政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标,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2129户9094人“八有一超”全部达标,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


逻楼镇党委书记游本文到村屯开展扶贫宣讲

亮点3: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共投资22637.38万元,村屯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屯级道路硬化、产业发展、产业道路、公共服务、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其中,村屯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投入2039.89万元,道路硬化建设投入9387.24万元,产业发展投入2331.31万元,产业道路建设投入2053.59万元,公共服务投入844.15万元,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投入3253.71万元,其它项目投入2727.49万元。二是加强招商引资的步伐。目前,该镇引进2家以生产口罩、服装为主的加工生产企业,投资5000万元,解决当地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真正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亮点4:扎实推进住房保障提升改造,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该镇全力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通过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公租房、装配式农房等四种途径解决住房安全保障。五年来,农村危房改造693户3119人,移民搬迁831户3916人,对闲置房进行装修改造成公租房解决7户32人,装配式农房解决4户9人。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保障全部达标。


乡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亮点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五年来,该镇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着力扩大桑蚕、油茶、核桃、牛心李、乌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了4个万亩、1个20万羽的种养项目:桑园面积1.24万亩,年养蚕3.5万张,产值4040万元;油茶3.9万亩;核桃1.26万亩;牛心李1.08万亩;林下养殖乌鸡年出栏20万羽,总产值1200万元。另有食用菌、柠檬、沃柑、橘红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共成功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3个,正在创建6个。

亮点6:创新模式,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该镇按照“一转三动双提升” 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转变传统发展观念,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的模式,通过“支部推动强引领、能人带动做示范、群众联动促增收”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个人收入“双提升”。20个村集体经济从曾经的“空壳村”发展为现在平均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万元。五年来,20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39万元。


扶贫车间助力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亮点7: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农村低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优抚安置、孤残保障等政策,保障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五年来,累计发放低保金4757.88万元,发放残疾补助309.8760万元,发放高龄补贴12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人员待遇发放率100%。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年来,义务教育控辍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五年来,该镇保持市级文明乡镇称号;有10个村获县级文明村称号;20个村有农家书屋;有10支文艺队在全镇开展文化活动。

亮点8:医疗保障政策落地惠民,贫困人口医疗有保障

五年来,该镇加大对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医疗保障政策落地惠民,实现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最大程度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一是全镇参保由3.99万人次上升至4.08万人次,参保率由98.2%上升至99.2%,贫困人口100%参保;二是贫困人口住院7253人次,住院总费用4711.1万元,报销费用4283.5万元,住院报销比例均达90%以上;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就诊3678人次,就诊总费用305.3万元,报销费用262.2万元。报销比例均达80%以上;三是全镇建有乡镇标准化镇中心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9个,每个村卫生室配备执业医生1名,配备40种以上药品,提高了群众就医水平。


林下生态养殖乌鸡

亮点9:基层综合治理持续强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不断加大突出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排查调处力度,调处矛盾纠纷275起,调处率93%。二是加大扫黑除恶的力度,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完成户数信息采集10984户34154人,个人承诺书签订10984份,重点村屯开展警示教育43场次,开展拔除诈骗宣讲报告会55场次,张贴通告21968份,悬挂明白卡10984户,语音宣传进村入户169场次,固定宣传标语293条,信息宣传推送2021条,专场文艺演出24场次,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三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全力整治二级路沿线安全隐患,努力防范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五年来,该镇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亮点10: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为搬迁户代表赠送钥匙

一是多举措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秸秆禁烧、道路扬尘整治,加强日常巡查,整治突出问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二是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植树造林行动,共造林2.28万亩,绿化率达83%。三是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扮靓镇村“客厅”为抓手,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镇20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展“三清三拆”工作,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255处,清理黑臭水沟60余处、乱搭乱盖231处,拆除农村危旧房651处。


文字丨李显万 葛军献 周福宁

图片丨凌云县委宣传部

编辑丨王 霞 责编丨黄靖宇

审核丨黄元荣 总审丨李文强 监制丨任上腾


发布人:dc0e****    IP:120.230.0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