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同样缴纳了25年的时间,但是自己的退休金只有2000块钱,为什么别人的退休金有4000块钱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理解,相同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代表会拥有一个相同的社会平均工资,更不代表会拥有相同的社保平均缴费指数。所以这两个条件不相同,那么也会影响到自己养老金待遇的不同。
因为累计缴费年限,虽然说是计算我们养老金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条件,它只是其中之一的条件,所以说你的平均缴费指数不相同,或者说社会平均工资不相同,那么也照样会影响到自己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这个社会平均工资主要是,跟你所退休的年限和你所退休的地区有直接关系。
不同的地区所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不相同,比如说一线城市,它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本上现在都是在1万块钱以上,但是5线城市可能是为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千块钱左右。二者之间很明显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再或者说就算是在同一个地区,那么不同的年限退休,它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也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越往后退休,它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是在不断的增长。每一年基本上是按着5%~10%左右的比例来不断的递增。所以退休年限越晚的个人,社会平均工资也就会更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参保年限下,那么获得初始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就会更高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然更重要的条件,其实它并不是取决于社会平均工资,因为社会平均工资的偏差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计算出出来的。更重要的条件影响。其实是在于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我们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不同,那么对应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从60%~300%之间都是可以选择,所以说有的人她可能平均缴费指数会达到200%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但是有的人平均缴费指数仅仅只有60%,那么这种情况下对于自己来说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就会比较偏低,这都是很正常的。
一般情况下,根据我们题目所说的25年的累计缴费年限,获得2000元的退休金,大概平均缴费指数是在100%左右。但如果说能够获得4000元的养老金,大概的平均缴费指数应该是在200%左右,很明显,二者之间是有将近一倍左右的差距,所以说最终退休金的待遇水平也达到了一倍左右。
所以我们在平时参保的过程中,很显然你提高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对于自己来说是比较有利的,毕竟你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可以有所增长的。当然有些在职员工可能没有办法选择,但是灵活就业的个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60%~300%之间,都是可以任意的来选择不同的缴费指数。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