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最近,家住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叶青苑小区的夏阿姨家,迎来了一批功能各异的“黑科技”设备。她万万没想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竟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不少安心感。
一进门,就能看到安置在门板右上角的门磁,通过它可以记录老人的回家时间、离家时间与出门次数。当老人外出时间超过既定的设定时间,门磁会自动发送离家未归的报警,并向子女发送推送消息,让子女能第一时间得知老人的信息。
厨房安全防护系统则由烟雾探测器和燃气探测器组成,当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或者火灾等事件时,系统会自动打开窗户,关闭燃气阀门,发出报警声,同时向社区“好管家”和子女手机上的App发送燃气泄漏或火灾告警。此外,当厨房发生水浸事件,水浸传感器也会上报,系统可以立刻自动关闭水阀。
卫生间是老人容易滑倒摔跤的重点区域,这里安装了无穿戴跌倒报警。一旦检测到老人跌倒后进入无意识状态,系统会发送被动报警;如果检测发现老人还有活动能力,他也能立即按下紧急按钮,发送主动求助。
夏阿姨家的这些新装备,得益于拱墅区为打造“智慧养老社区”而进行的多番实践。据了解,自被列为浙江省民政厅“浙里养”平台“智慧养老社区”建设试点城区以来,拱墅区围绕全域“数字化改革”的要求,集聚康养医教护资源,着力打造智慧、安全、高效“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叶青苑小区是米市巷街道典型的“老年小区”,老年住户占比达到53%。日前,为让辖区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生活”,拱墅区在该小区试点的10户独居、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了“智慧云守护套餐”,用科技的力量为老人居家养老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后台的数据分析很智能,它不会随便因为一项指标异常就发出警报。比方说,老人大门很久没开,但是用水、红外感应都正常,那说明老人在家生活状态是很好的,只是因为天冷、下雨没有外出,这是不会触发报警的。”拱墅区民政局养老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首批安装设备的10户老年人都表示自己是被“隐形”地守护着,舒适而安全。
接下来,拱墅区将对全区独居、孤寡、高龄等重点老年人群体,通过安装智能水表、物联网门磁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实现对全区重点老年人群体的24小时智能监测,做到及时响应救援,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日常生活,打造“智慧养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