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都说养儿防老,儿子是根,是父母老了之后的寄托。八旬老人吐露心声说,养儿子大多都靠不住,如今养儿防老已成过去时,老人晚年的最终归宿大多都是养老院。如果晚年让你住养老院,你会愿意吗?
杨大爷老伴儿去世得早。他中年的时候,一个人将三个儿子拉扯到成家立业。其中的艰难辛酸,或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好不容易三个儿子都结婚娶媳妇儿了,他以为自己熬出头了,殊不知这才是噩梦的开始。三个儿子和儿媳,总是斤斤计较,相互比较,如果一碗水有一滴偏的,就会引发家庭矛盾,不但三个儿媳相互吵架,就连儿子们也会对他这个当爹的有意见,甚至开始理直气壮的嫌弃他。
而杨大爷80岁的时候,想要独立生活已然成问题,杨大爷本以为三个儿子即便不会把他接到身边照顾,最起码也会赏口饭吃。但他错了,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孝顺,即便是在一个村里住,几步的路,也从来不看望。后来还是邻居看不下去了,告诉杨大爷,你那三个儿子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你去住养老院吧,你现在岁数实在是不小了,也没办法照顾自己。到了养老院之后,最起码还有护工给口饭吃,比这强。杨大爷听完之后已经泪流满面,大概在他的心里还对儿子抱有起码的期待。
教养儿子其实是最难的事情,因为男人的心肠一般都会比较硬,有了媳妇之后,如果老人和儿媳的关系不好的话,儿媳这个枕边人也会时常挑唆父子、母子之间的关系。时间久了,这些挑唆的话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影响。如果父母到了晚年,还想指望着儿子能够养活自己,说实话真的有点不太可能。总之呢,要想晚年生活得有保障,老人要学会这样做。
如果家里的子女比较多,父母要牢记一碗水端平,不能有所偏袒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最忌讳的就是父母偏向于某一个孩子,而别的孩子看到之后心里不仅会失落还会记仇。到了父母晚年的时候,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个被偏袒的孩子要照顾父母多一点,而父母没有对自己那么好,即便晚年自己不去赡养老人也没关系。这就是父母偏袒孩子造成的,如果家里有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一碗水端平,如果过度偏爱,到了晚年受罪的都是自己。毕竟平时父母如何对孩子的,他们都会记得一清二楚。
从小父母要教育子女学会有责任感,做个温暖的人
孩子长大之后孝顺不孝顺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那么父母将孩子养大之后,他们就会把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到了父母晚年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并且给予相应的温暖。因为这种孩子从小就在爱的熏陶下长大,长大之后自然具备爱人的能力,内心充满了正能量,就不会弃父母于不顾。
平日里父母要保留一部分私心,经济大权握在自己手里
父母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的晚年提前做准备,尤其是经济大权不能过早地交给子女,不然等到晚年急需用钱的时候,手里没有一分钱会很难熬。而子女在成家立业之后,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经济上难免会支撑不了两个家庭的支出,所以对于父母这一边就会有所忽略。但这并不是不爱父母,实在是因为囊中羞涩,经济有限。并且老人在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治疗,也很有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
如果父母老了之后想要生活的有尊严,不求助于子女生活,那么就为自己的晚年提前做准备。比如说: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晚年独处也能自顾。积攒养老钱,可以依靠自己生活,不受子女的摆布。如果这些你都没有做好,晚年很有可能会被子女送到养老院,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不想要留个拖累在自己的身边。而如今的社会,子女的生存压力都很大,他们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闲心给老人有保障的晚年生活呢?
【话题讨论:你认为现在养儿子都靠不住,老人晚年都要住养老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