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公益课堂」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三大“雷区”
2021-07-10 03:01  浏览:55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无论从事何种服务领域,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者同样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年龄歧视、反移情、死亡焦虑等。

如果出现以上问题,必然会为社会工作服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很多时候,身处其中的社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误入“雷区”。

认识问题本身是规避问题的前提,要想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及时“避雷”,首先,我们要足够了解它们。

1.年龄歧视。所谓年龄歧视,指的是仅仅基于年龄而对年长的人抱有偏见和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通常都是负面的。

例如有些人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老年人是迟钝的,是不愿意学习和难以改变的,越老越糊涂,老年人很固执,人越老越难对付等等。

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到老年社会工作者对老年服务对象的接纳和包容,影响到老年社会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2.反移情。当社会工作者将年龄歧视内化后,反移情就可能会严重地威胁到专业关系。

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表现出对服务对象有脱离现实的、不恰当的感受,扭曲了助人关系。

社会工作者会基于过去生活中与他人的某种关系而不是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服务对象有某些感受、态度或反应。

这类态度或反应有可能是负面的,表现为对老年人的厌恶,其后果会导致社会工作者对老年服务对象不耐烦、缺乏忍受力。

反移情还有可能表现为对老年服务对象不恰当的善心或关爱态度,这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侵犯了老年服务对象的自尊心和尊严。

3.死亡焦虑。死亡焦虑由有关死亡或者对于死亡的讨论激起,非常能扰乱人的情绪反应。

做老年社会工作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与死亡有关的情形,对于老年社会工作者而言,死亡焦虑会有不同的表现。

最典型的表现是干脆避免接触有可能会去世的个别服务对象。对在服务过程中失去服务对象的恐惧,加上对老年人死亡引起的不自在感受,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受死亡焦虑的影响而烦恼。

当面临死亡的老年服务对象及其家人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支持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可能会没有能力给予支持。

为避免在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踩到“雷区”,老年社会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见,并保持警觉;保持开放的态度并时时做自我反省;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槐荫民政悦银龄养老社工项目组:高欢


【来源:荆州市沙市区党员志愿者协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发布人:4b5e****    IP:101.229.7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