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陆续公布了2020年社平工资数据,从今年月起,各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也开始了新一轮调整。社平工资,是对社会平均工资的简称。社会保险是我国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工作岗位,抑或是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而造成损失的人们所实行的一种经济扶持制度。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大家好,这里是财经十二辰,资深财经爱好者。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上调,养老金、公积金、工资都即将迎来新变化。
各地社平工资数据统计结果面世
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今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20年各省的平均工资数据。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国社会平均工资实现了缓慢增长。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保障缴纳的费用也会提高。
社会平均工资总体升高,各地结合实际,陆续出台新政策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各地社保缴纳政策又有怎样的变动呢?
这意味着社会保险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020年每月平均工资增长,其社保缴纳基数也随之向上调整。此外,山东省放出2020年全省社平工资数据以后,对月缴费基数低于60%和超过300%的部分实行多退少补政策。不难发现,虽然各省市对社保缴纳数额进行了上调,但各省之间存在着细微差别,这与各省市的实际情况不同有关。
随着社会基本工资数据公布,后续各省市的社保缴费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就目前已出台政策的省份来看,社保缴纳整体涨幅和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相持平,都在5%左右。
养老金、公积金、工资都将迎来新变化
那么,新一轮社会保险调整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社保优惠的政策延长到了2022年。国家发布的有关社会保险缴费的文件中提及,优惠政策将从2021年的4月份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
第二,个人到手工资也许会受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调,意味着无论企业或者个人缴费金额都会提高,若工资没有跟着上调,那么个人到手的工资也会减少。
第三,养老金标准即将上调。以江苏省为例,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每月上调了7元钱,目前170元。据其余各省市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城乡居民养老金均有所上涨。
其实,社保缴纳基数的上调,虽然在短期来看,可能大家到手的工资略有缩减,但是长期来看,缴费的增加也意味着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增多。同时要注意,对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给缴纳社会保险、员工自己放弃交社保、以档案未转移到工作单位为理由不给缴纳社会保险的这些做法,都违背法律,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关于社保缴费基数上调政策及其影响的全部介绍啦!社保缴纳,人人有关。大家对社保缴费政策还有什么疑问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是财经十二辰,资深财经爱好者。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资讯,我们一起学习更多财经相关知识。